文章导读
当中国电机设计软件长期受制于人,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创新电机团队如何凭一己之力打破垄断?王亚玮副研究员与曲荣海教授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电机智能设计仿真软件,一举斩获2025电气人工智能领域最佳科技创新成果奖(仅7项获奖,申报近80项)。该软件覆盖“建模—仿真—优化”全链条,基于几何约束与小样本代理模型实现电磁场快速计算,结合多目标优化算法,让设计效率与性能双突破!已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电机,彻底解决自主化卡脖子难题。读完即掌握国产工业软件崛起的核心逻辑,为你的技术视野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11月3日至5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2025第二届电气人工智能大会在南京举办。电气学院王亚玮副研究员和曲荣海教授带领的创新电机团队,凭借自主研发的电机智能设计仿真软件,荣获电气人工智能领域2025年度最佳科技创新成果奖。此次评选共吸引近80项创新成果申报,最终7项成果获此殊荣。

推动工业软件自主可控是我国在重点领域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战略方向。为解决我国电机设计软件长期受制于人、自主化与智能化水平不足等问题,电气学院创新电机团队自主研发电机智能设计仿真软件,软件功能覆盖电机“建模—仿真—优化”完整设计链条。团队基于几何约束构建高自由度参数化模型库,依托电磁有限元理论与小样本代理模型实现电磁场快速计算,采用加权组合模型结合多目标智能优化算法实现电机设计效率与电机性能的双重突破,助力电机设计工具的自主化与智能化升级。该软件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航空航天电机等场景中。
展望未来,项目团队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电机”学科交叉研究,拓展电机智能设计仿真软件在更广泛场景中的应用,为我国高端电机装备的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