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火星核幔分异过程

核幔分异是类地行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物质重组过程,奠定了类地行星的长期演化格局,为理解火星的形成演化和地球等类地行星的演化规律提供了重要参考。目前,由于数据的稀缺性和火星核成分的不确定性,科学家对火星核...
7个月前
03,0170

中国科大提出自适应动态动力学拆分的新概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汉民教授团队原创性地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动力学拆分”(Adaptive DKR)新概念,实现了应用同一手性催化剂,在构建不同尺寸的环系过程中,产物手性中心的绝对构型随环尺寸“动态适...
5个月前
03,0160

天津工生所等在生物催化含氮分子合成方面获进展

含有氮氮键的官能团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具有此类官能团的分子因反应性和结构多样性,在合成化学领域中具有应用前景。尽管各类天然产物均发现了含有氮氮键的各种化合物,但催化氧化偶氮键成键的酶催化剂却较为少见...
7个月前
03,0150

昆明植物所完成灵芝多糖19糖重复单元的高效合成

灵芝是药用真菌。赤芝和紫芝的干燥子实体被《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为灵芝的正品。多糖成分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辐射、抗疲劳、抗糖尿病和蘑菇毒解毒等...
7个月前
03,0140

新型苯并噻唑天然产物可作为生物杀虫剂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功能成分与生物合成创新团队和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创新团队发现了具有显著杀虫活性的新型苯并噻唑天然产物,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Journal of...
6个月前
03,0070

上海交大沈沫副教授在《哲学研究》发表论文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沈沫副教授在文学专业期刊《哲学研究》(2025年第3期)上发表论文《论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演进——以文人绘画为例》。 【论文摘要】 论文提出中国古典美学与哲学同根同源,两...
4个月前
03,0030

南开团队在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通讯员 吴景 陈赜)近日,南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王硕教授团队在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成功开发一种集成机器学习算法的智能肠道芯片,用于快速筛选能有效缓解炎症性肠病的益生...
9个月前
03,0030

中国科大研发可闭环生物回收的介电薄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相关研究成果以“Closed-loop bio-recyclable d...
4个月前
02,9990

格网化小麦估产模型提升产量预测精度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绿色发展科学与工程团队构建了格网化冬小麦产量估算模型,通过遥感数据同化与机器学习技术的深度融合,显著提升了冬小麦区域产量预测的精度。相关成果发表在《农业...
6个月前
02,9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