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文雄课题组发表封面文章系统总结稀土金属有机杂环化学 北京大学张文雄课题组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发表封面文章《The Enchanting Realm of Five-Membered Rare-Earth Me...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1,4590
天津大学地科院周浩然副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气候变化对C4光合作用植被的全球分布的影响 (作者 周浩然)根据光合作用类型的不同,自然植被及农作物可主要划分为:C3植物(小麦、大豆、温带优势物种)、C4植物(玉米、甘蔗、高粱、热带亚热带草原优势物种等)。气候变化对于两种植被类型会产生不同的... 科研动态 9个月前01,4580
我国学者与国际合作者在晚古生代大冰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与国际团队合作,在晚古生代大冰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发现,尽管当时大气氧含量达峰值(约为现在1.2~1.7倍),且总体气候呈冰室状态,海底缺氧面积仍多次扩大,且与二氧化碳浓度快速上升及碳...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1,4570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黄贤金教授团队发文揭示中国下降的住房利用率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黄贤金教授与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施利锋副教授联合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德国遥感数据中心、德国乌尔兹堡大学等国际研究机构,创新性地提出了“住房利用效率”(HUE)概念,全面解析... 科研动态 9个月前01,4570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岳锐课题组发现关节软骨干细胞,可再生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成果发表于《细胞》 如何对骨性关节炎的软骨损伤进行有效修复?同济大学研究团队的发现给出了干细胞治疗的新策略。北京时间7月21日晚11时,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附属东方医...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1,4560
我国学者基于嫦娥六号样品在月幔演化历史方面取得进展 图 南极-艾特肯(SPA)撞击影响与嫦娥六号玄武岩成因模型。SPA盆地形成时月球内部约250千米的上层发生了熔融,撞击熔体在SPA底部聚集,形成约50千米厚的熔岩席;约28亿年前CE-6玄武岩喷发,玄...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1,4550
华中科技大学丁烈云院士团队综述极端环境建造机器人新进展 近日,我校丁烈云院士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刊主刊Engineering(影响因子10.1)上发表了题为Construction Robotics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Fr... 科研动态 9个月前01,4550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在智能通感一体化前沿方面取得突破 近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赵楠教授及2023级博士张吉发,与浙江工业大学卢为党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邢成文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AI... 科研动态 9个月前01,4540
南京大学谭海仁教授团队发文报道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新进展 近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谭海仁课题组在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新突破,经日本电气安全和环境技术实验室(JET)国际权威认证,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9.1%,刷新了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的世界... 科研动态 9个月前01,4530
西安交大药学院科研团队在《柳叶刀区域健康-东南亚》发表抗生素耐药管理研究成果 抗生素耐药性(antibiotic resistance)是全球健康面临的共同挑战,是一个涉及生物学机制与社会因素的复杂现象。已有研究揭示了贫困与抗生素滥用行为之间的关系,但局限于单一贫困维度分析,且...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1,4520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裴坚团队系统阐述掺杂共轭高分子的侧链工程 共轭高分子的化学结构通常由刚性共轭主链和柔性侧链两部分组成,二者各具独特功能。作为光电半导体材料的核心,共轭主链直接决定了材料的光吸收、发射行为及电荷传输等性能。通过化学掺杂向主链引入载流子,可有效调... 科研动态 5个月前01,4510
中山大学颜光美、银巍团队发现:己糖激酶2通过蛋白激酶活性促进外泌体生成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损伤 (通讯员张玉琦)近日中山医学院颜光美、银巍教授团队经过研究,揭示了己糖激酶2(HK2)的蛋白激酶功能及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损伤中的全新机制:HK2能够直接磷酸化中性鞘磷脂酶1(nSMase1),后者是...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1,4500
植物生长素内向运输机制获揭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孙林峰和刘欣团队与谭树堂团队合作,在植物激素运输领域取得突破。该团队首次报道了植物生长素内向转运蛋白AUX1的三维结构,系统阐释了该蛋白依赖于质子浓度梯度向胞内运输生长...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1,4500
研究揭示模式植物适应高海拔环境机制 青藏高原具有低温、强风和强辐射等极端环境特点,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模式植物拟南芥在全球广泛分布。西藏地区自然分布的拟南芥为探讨植物如何适应极端环境提供了理想材料。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郭...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1,4500
哈尔滨林机所研发的智能三压草帘沙障铺设机器人投入治沙作业 6月1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新华林场及磴口县刘拐沙头的广袤沙地上,一台由哈尔滨林机所牵头,联合洛阳映山红拖拉机厂和荒漠化所共同研发的“智能三压草帘沙障铺设机器人”正式投入治沙作业,其卓越的自主... 科研动态 5个月前01,4490
中国科大研制出一种全方向表面等离子体波照明器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张斗国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了题为“Large field-of-view plasmonic scattering imaging and se... 科研动态 6个月前01,4470
吴欣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开发了基于大环离子对组装体的净水材料 近日,药学院吴欣教授团队与悉尼科技大学菲利普·A·戈尔(Philip A. Gale)教授﹑阿威罗大学维克多·费利克斯(Vítor Félix)教授合作,成功开发了基于四脲大环(ClTU)的水... 科研动态 9个月前01,4470
我国学者揭示中、内胚层器官原基调控规律 图 单细胞数字胚胎技术解析早期器官发生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030017、31970626)等资助下,东南大学林承棋、罗卓娟团队联合国内多家机构,在单细胞数字胚胎构建领域取得新进展... 科研动态 5个月前01,4460
哈工大丁卫强教授课题组为拓扑光子芯片的高效集成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阚思邈 史博建/文 史博建/图)近日,物理学院丁卫强教授课题组在拓扑光子芯片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横向自旋匹配机制的拓扑光子晶体波导的高效耦合》(Efficient coupling... 科研动态 6个月前01,4460
清华大学首次提出实动量拓扑光子晶体概念 2月26日,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宋清华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仇成伟、洛桑联邦理工大学教授罗曼·弗勒里(Romain Fleury)在“Nature”发文,首次提出一种实动量拓扑光子晶体的概念...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1,4460
西安交大宋江选团队在大规模储能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关键技术及兆瓦级示范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在“双碳”战略目标的推动下,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将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据核心地位。然而,此类能源受自然条件制约,具有显著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严重制约了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大规模接... 科研动态 6个月前01,4440
厦门大学中国—新加坡健康电子先进材料双边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 11月17日,由厦门大学主办的“中国—新加坡健康电子先进材料双边论坛”开幕式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田中群教授,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尤延铖教授以及来自中国和新加坡的200余位专家... 科研动态 10个月前01,444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Engineering》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通讯员 胡晏铭)1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Engineering)在线发表了北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巍胜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Experimental Realization of ... 科研动态 9个月前01,4440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锂电池回收领域实现正极材料修复再生新突破 西安交通大学郗凯、丁书江、唐伟教授及贾凯助理教授与清华大学周光敏副教授组成的研究团队,针对传统熔融盐回收方法中预锂化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i⁺准Grotthuss拓扑化学传输机制的高效再生策略...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1,4430
清华大学电机系孙宏斌团队牵头设计研发的秦岭站清洁能源系统获Nature News高度评价 2025年7月22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新闻头条以“中国正在加强其南极研究。这对世界意味着什么?”(China is boosting its Antarctic resear...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1,4410
我国学者在人工细胞和组织构建领域取得进展 图 具有功能性仿生膜的人工细胞及组织构建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425001)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乔燕研究员团队,在构建具有功能性仿生膜的人工细胞和组织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 科研动态 5个月前01,4410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曹玮和物理与天文学院张春雷课题组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成果:基于K吸收边效应的X射线过滤型生物敷料 放射治疗是癌症治疗的基石,但其具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尤其是放射性皮炎(RD),目前仍是重大临床挑战。当前许多研究集中于缓解RD症状,而如何有效减少皮肤所受辐射剂量的策略尚未得到充分探索。屏蔽对皮肤有害...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1,439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陆剑课题组揭示uORF在动物进化与发育中发挥“翻译减震器”调控作用的新机制 在生物体的演化和发育过程中,尽管内外环境不断变化,许多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却能保持稳定。这种稳定性对胚胎发育和细胞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一旦失控,可能导致严重的发育异常或疾病。长期以来科学界观察到的“转... 科研动态 5个月前01,4390
厦门大学-厦门市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厦门大学与厦门市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Dimensional Engineering... 科研动态 9个月前01,4390
科学家提出木质纤维素三素催化精炼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研究员王峰团队,在木质纤维素三素分离和高值利用方向取得重要突破。该团队针对木质素分离中易发生低值化自缩合的难题,设计并开发了催化木质...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1,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