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Research》发表中央民族大学程勇团队开发工程化外泌体技术结合基因治疗缓解抑郁症的研究成果 中央民族大学程勇团队在《Research》发表研究,开发出一种靶向外泌体技术,结合神经元特异性RVG蛋白与BDNF基因,成功将BDNF递送至小鼠大脑神经元,显著改善其抑郁样行为。该技术促进BDNF信号...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60
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王昊教授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立项 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王昊教授主持的课题《基于仿生色谱技术发现TGF-β与其受体互作抑制剂及抗肺纤维化研究》成功获得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立项。该项目由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10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韩建永团队攻克大家畜羊稳定胚胎上胚层干细胞建系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韩建永团队联合北京农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等单位,成功攻克羊稳定胚胎上胚层干细胞建系技术,建立具有形成态和激发态多能性特征的两种新型羊胚胎干细胞系,并揭示其分子特性与分化能力。研究团队...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50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曲钧天团队在海洋小型化磁控液滴机器人领域取得新进展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曲钧天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电磁线圈阵列的可编程操控平台,可用于毫米尺度下大规模、独立操控磁流体液滴机器人。该平台集成144个电磁线圈,结合视觉反馈与多线程软件架构,实现高精度、低...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80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陈国强团队开发新型正交转录突变系统 7月1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陈国强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开发出新型正交转录突变系统(OTM)。该系统融合三种噬菌体RNA聚合酶与两种脱氨酶,可在转录过程中实现高效的C:G-T:A和A:T-G:C...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70
山东大学首份镁环月面真值!山东大学揭示月球南极-艾肯盆地深部岩石类型及成因 山东大学行星科学团队通过拉曼光谱技术分析嫦娥六号带回的月壤样品,首次明确月球背面南极-艾肯盆地“镁环”区域的矿物组成,揭示该区域为以斜长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富镁亚铁苏长岩。表明撞击重塑过程混入了大量月壳...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20
奥陶纪生物礁“爆发式”增长或为保存偏差假象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团队近期揭示,奥陶纪生物礁“爆发式”增长可能并非真实演化事件,而是保存偏差所致。团队在湖北宜昌发现4.8亿年前最早的层孔海绵化石,但随后出现两千万年记录空白。通过大数...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40
高效低温脂肪酶计算设计与理性改造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盛翔团队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Johan Åqvist团队合作,研究低温脂肪酶pLipA与中温脂肪酶mLipA的催化机制。通过计算模拟与实验验证,发现活性中心氨基酸残基是p...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50
研究揭示全球季风区硅酸盐风化演变在冰期旋回中的碳循环效应 研究发现,冰期-间冰期尺度上,季风降水对全球季风区的硅酸盐风化起主导作用,东亚、南亚和非洲季风区的风化强度随岁差周期变动。相较间冰期,冰期硅酸盐风化消耗的CO2较少,因其温度较低。然而,研究指出风化碳...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50
我国学者实现基于主动光学强度干涉的合成孔径成像 我国学者提出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通过多激光发射器阵列实现远距离赝热照明,结合可移动望远镜和单光子探测器测量目标反射光场的强度关联信息,开发了鲁棒的图像恢复算法,成功在1.36公里城市大气链路中重建出...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60
原子核质量测量揭示新质子幻数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首次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发现质子数14在硅-22中为新幻数。此前理论预言硅-22应具有此特征,但因其实验测量难度大...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40
我国学者发现极化高熵钙钛矿氧化物的巨电卡效应 我国学者发现极化高熵钙钛矿氧化物的巨电卡效应。上海交通大学钱小石教授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设计合成一种无铅钙钛矿电卡陶瓷材料,通过元素取代扰乱极性结构有序度,实现高温电场下的巨电卡效应。材料在...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30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研究成果喜获国际顶级会议ISSTA2025杰出论文奖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与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任志磊教授团队的论文在ISSTA2025会议上获杰出论文奖。论文提出首个Gazebo机器人仿真器专用模糊测试框架GzFuzz,通过语法感知命令生成与强化学习机制...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10
基于人工智能的通用蛋白质工程方法成功开发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人工智能蛋白质工程计算模拟方法AiCE,无需专属模型训练即可高效预测蛋白质的单点和组合突变。通过结合结构与进化约束,该方法在预测准确率和性能提升...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30
“可解释、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重大研究计划系列成果八—— 我国学者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癌症风险基因识别方法 我国学者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风险基因识别新方法RL-GenRisk,成功应用于肾透明细胞癌,新发现EGFR和PCLO两个风险基因。该方法将基因识别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利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00
马传贫病毒新型辅助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获揭示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最新发现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编码一种新型辅助蛋白S4,其在病毒复制中起关键作用。研究显示,缺失S4编码基因显著抑制病毒粒子释放与复制,S4通过与宿主抗病毒因子te...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40
上海交大刘家旺团队通过同步动态动力学不对称转化与动力学拆分的钯催化碳膦偶联反应合成轴膦双手性三级膦氧化合物 上海交通大学刘家旺团队在《J. Am. Chem. Soc.》发表研究,首次采用钯催化碳膦偶联反应,同步实现动态动力学不对称转化与动力学拆分,高效合成兼具轴手性和膦中心手性的三级膦氧化物。该方法克服了...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20
上海交大申涛团队实现芳香烃中苄位C(sp³)-C(sp³)键的电氧化胺化反应 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申涛副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首次在无金属催化剂和外部氧化剂的条件下,通过电化学方法实现芳香烃中苄位C(sp³)-C(sp³)键的原子利用率高达200%的胺...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10
上海交大商明团队通过铜催化的(硫代)磷酸二氯化物去对称化反应实现磷(V)手性化合物的模块化合成 上海交大商明团队在《Angew. Chem. Int. Ed》发表研究,提出一种新型铜催化不对称合成方法,通过(硫代)膦酰二氯的去对称化反应,模块化构建P(V)手性化合物。该方法使用廉价铜催化剂及优化...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50
上海交大章雪晴团队在Nat. Commun.发表甾体结构化吸入LNP共递送甾药/抗TSLP mRNA协同治疗难治性哮喘的研究成果 上海交大章雪晴团队与新泽西理工学院许晓阳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开发甾体结构化吸入LNP(ASCEND)系统,共递送甾药与抗TSLP mRNA以协同治疗难治性哮喘。该系统利用布地奈德替代LNP胆...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90
西安交大一附院肿瘤放疗科赵东利教授在《柳叶刀》发文:关注SRT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挑战 2025年7月,《柳叶刀》发表了西安交大一附院肿瘤放疗科赵东利教授撰写的书信文章《SRT在nAMD治疗中的改进方向》。文章针对同期英国STAR临床试验结果,指出虽然SRT在nAMD治疗中可减少抗VEG...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10
南京大学匡院胡晶磊、化院胡文兵联合课题组发现高分子与细胞膜相互作用的新规律 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胡晶磊副教授联合化学化工学院胡文兵教授及合作者,在高分子与细胞膜相互作用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生物高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吸附与扩散对于信号转导及包括阿尔兹海默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机制... 科研动态 4周前019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率团访问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研究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率团访问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研究大学,双方就农业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及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交流,并达成多项共识,旨在推动两校在农业领域深化合作与共同发展。 科研动态 2周前0280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马小松、陆延青、祝世宁团队实现全通信波段、含存储的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隐形传态与量子存储相结合的量子通信系统是实现未来量子互联网的关键单元。为了保证光子的低损耗传输并与现有光纤网络兼容,地基量子互联网需要在通信波段工作。稀土元素铒(Er)因其独特的通信波段光学跃迁特... 科研动态 4周前0440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在全球变化植被光合作用遥感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张永光教授课题组利用植被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遥感等多源数据和海量实地森林调查大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等算法,首次在全球尺度明确揭示了树种多样性是促进森林光合作用的关键因子... 科研动态 4周前0100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王晓东团队揭示程序性坏死细胞激活自身Ifnb表达的机制 王晓东团队发现,在诱导程序性坏死的过程中,pMLKL除破坏细胞膜外,还能造成线粒体膜破裂,释放线粒体DNA(mtDNA),从而激活cGAS-STING通路,诱导Ifnb表达。研究显示,RIPK1、RI...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60
清华大学清华团队合作揭示控制煤电容量增长和加速可再生能源部署对中国能源转型的综合影响 清华大学团队构建耦合分析框架,研究煤电控制与可再生能源部署对中国能源转型的影响,明确各自减排作用。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控制煤电容量可分别实现27 Gt和38 Gt额外碳减排,若兼顾两者,减排总量可达1...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40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团队研究揭示北京冬季羟甲基磺酸盐的长期变化和驱动因素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团队长期观测发现,北京冬季羟甲基磺酸盐(HMS)在2015-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期间浓度显著下降,与PM2.5、有机气溶胶及硫酸盐变化趋势一致。2018-202...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00
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缪向水/李祎团队发表存内科学计算架构研究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缪向水、李祎教授团队在第62届DAC会议上报告了基于ReRAM的稀疏矩阵方程求解架构ReSMiPS。该架构通过快速重排算法和自定义数据格式提升稀疏矩阵计算效率,实现计算速度比R...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760
“夸父一号”揭示高能C级太阳耀斑中的反常电子加速行为 我国首颗太阳观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在轨运行满1000天,持续积累太阳活动第25周高峰期数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团队利用硬X射线成像仪数据,发现高能C级太阳耀斑中存在反常电子加速现象。这类耀斑虽属...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