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中哈公共卫生与人兽共患病防控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入选上合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首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 (通讯员李瑞婷)9月4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挂牌启动仪式在青岛举行,现场同步启动了10个面向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重点国际合作项目,涉及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现代高效农业等多个关键领域。中山... 科研动态 2周前03660
中山大学邱伟、蔡蔚、舒崖清团队揭示自身免疫脑炎血脑屏障破坏新机制 (通讯员舒崖清)近日,附属第三医院脑病中心邱伟、蔡蔚、舒崖清团队将临床观察与分子机制研究相结合,阐明了外周髓系单核细胞在自身免疫脑炎的作用机制,发现单核细胞驱动的IRF7通路是抗NMDAR脑炎中血脑屏... 科研动态 2周前03220
中山大学柯尊富团队开展中国最大规模的胰腺癌同源重组缺陷真实世界研究 (通讯员康峻鸣)胰腺导管腺癌(PDAC)因预后极差被称为“癌王”,五年生存率不足10%,中位生存期仅6–8个月,已成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含铂化... 科研动态 2周前03540
中国科大提出广义Neumann定理 为传统铁电与分数量子铁电建立统一理论框架 近日,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何力新研究组取得突破:提出了广义Neumann定理,统一解释了传统铁电与新近发现的分数量子铁电(FQFE),修正了长期以来在铁电材料研究中的经典理论。这一成果为理解和调控铁电性... 科研动态 2周前02390
中国科大联合国家纳米中心合作研发纳米复合超黑材料 持续助力卫星高精度空间探测 9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将试验二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该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微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所和国家纳米... 科研动态 2周前02070
中国科大构建圆偏振光学映射器件 近年来,如何在复杂环境下实现稳定高效的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交互,是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与未来信息安全领域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庄涛涛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类基于新型手性限域组装材料的圆偏振... 科研动态 2周前02470
南京大学医学院刘志红院士团队发现PLD4基因功能缺失性突变导致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揭示其致病机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多种自身抗体及系统性脏器损伤。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介导的自身免疫稳态失衡是SLE发生发展的关键。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人类疾病相关的致... 科研动态 2周前02730
南京大学吴兴龙教授团队揭示单原子“局域环境依赖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 金属单原子因其能有效调控电子结构,被证实可诱导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然而,如何在亚纳米晶格上精确调控金属单原子的相对位置仍是一个巨大挑战,使得针对局域环境依赖的金属单原子SERS研究仍存在... 科研动态 2周前01740
西安交大蒋庄德院士与吕毅教授团队在心血管疾病监测领域取得变革性技术突破 心血管疾病因具有高发病率、高隐蔽性和高致死率等特点,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头号杀手。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可通过关键心血管参数的连续、实时和长期监测得到早期预警和及时诊断,有效降低致死致... 科研动态 2周前02330
上海交大王强教授在《教育研究》发表论文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强教授在高水平期刊《教育研究》(2025年第5期)上发表论文《论“大思政课”的空间向度》。 【论文摘要】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全面推进“大思... 科研动态 2周前03380
上海交大教育学博士论文入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文库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了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创新计划——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文库”入库名单,上海交通大学有1篇博士学位论文入库。教育学院博士毕业生徐伟琴的学位论文《我国研究型高校大学... 科研动态 2周前02010
科学家破解颗石藻光系统复合物高效利用光能的分子机制 颗石藻是海洋中的主要浮游植物之一,在海洋碳沉积和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颗石藻能够适应海水不同深度的多变光环境,高效的光合自养生长可助其快速繁殖。但颗石藻光系统复合物高效捕获和利用光能的微观机理并不... 科研动态 2周前02220
超薄柔性电子界面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随着可穿戴电子、脑机接口和神经康复等前沿技术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将精密电子器件如同“皮肤”一般贴合到器官组织上,实现对生理信号的采集和调控。然而,传统贴附方法往往导致器件内部产生巨大应力,尤其是... 科研动态 2周前03010
研究提出快速柔性水伏离子传感新策略 近年来,水伏效应因其在能量收集与传感应用中的独特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典型的水伏离子传感由于固-液界面存在较大的扩散阻力,水和离子需要数分钟甚至数十分钟才能达到扩散平衡,严重限制了其在快速离子检测中的应... 科研动态 2周前04000
金属材料疲劳强度理论极限研究获进展 疲劳强度是影响材料及构件可靠性的关键指标之一。提高材料疲劳强度,可以提高工程构件长期服役可靠性,有助于实现构件轻量化,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前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张哲峰团队等,将GCr15... 科研动态 2周前03300
研究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密码子优化模型 在合成生物学与工业生物制造领域,密码子优化是提升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关键环节。然而,传统方法往往依赖高频密码子替换,这一策略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表达效率,但可能破坏自然序列中与蛋白折叠和翻译动力学相... 科研动态 2周前02340
研究开发蛋白质迁移学习方法助力膀胱癌诊断 膀胱镜被视为诊断膀胱癌的“金标准”,但其侵入性使众多患者望而却步。临床上,超过一半患者确诊已属晚期。如何用简便、无创、准确的方法,尽早“筛”查高风险人群,成为研究重点。 血液与尿液相比于膀胱镜,具有获... 科研动态 2周前02050
科研人员开发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精准靶向治疗的新型Loop CAR-NK细胞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血液谱系再生研究组,针对间皮素(MSLN)和CD33靶点双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设计了环形双靶点嵌合抗原受体(CD33-MSLN Loop CA... 科研动态 2周前02590
科研人员绘制出我国水体叶绿素a数据集 水体水质变化受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系统过程影响能反馈区域和全球变化信息,是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领域重点关注环境问题之一。 在卫星所能探测水体中,小型水体面积占比小但数量众多,相比大型水体,在营养物质和元素循... 科研动态 2周前02960
中国农业大学动医学院刘金华教授团队在流感病毒致病与机体抗感染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刘金华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 PNAS )上连续发表两篇研究论文《ARRDC4 介导的糖酵解通过果糖-1,6-二磷酸增强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先天免疫》(ARRDC4-m... 科研动态 3周前04020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林红团队合作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和溶液法加工特性,已成为光伏领域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材料体系之一。然而,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制备过程中,常用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易残留于钙钛矿层与传输层... 科研动态 3周前03080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团队与合作者开发低温烷烃活化双金属催化剂 烯烃作为现代化工生产中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关键原料,其高效制备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烷烃脱氢是目前直接制取烯烃的重要途径之一,因其反应路线简单、原子经济性高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烷烃脱氢... 科研动态 3周前03820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硒原子替代的一维锯齿状磷制备 及其二氧化碳高选择性还原制乙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光催化CO2还原为高附加值乙烯是应对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的理想策略。然而,CO2还原产物复杂多样,且以一碳产物(如一氧化碳、甲烷)为主,而高附加值的二碳产物如乙烯的选择性远低于50%。 针对以上问题,西... 科研动态 3周前04960
西安交大研究团队解析非综合征型唇腭裂遗传结构并发现新遗传模式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丁毅研究员、口腔医院赵华翔副研究员、第二附属医院尹春燕副研究员及附属儿童医院黄惠梅主任医师在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先进科学》)上发表了题为Exom... 科研动态 3周前02910
上海交大李丹课题组与合作者设计精准靶向渐冻人症TDP-43的全新抑制剂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蛋白质错误折叠及病理性聚集密切相关,其中TDP-43(43 kDa反式激活反应 DNA 结合蛋白)的异常聚集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额颞叶变性(FTLD)等疾病的核心病... 科研动态 3周前02940
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团队揭示夸克星碰撞后的抛射物组成 夸克星是一种假想中的致密天体。与由中子和质子构成的普通中子星不同,夸克星被认为几乎完全由自由夸克组成。由此,一个关键问题随之而来:当两颗夸克星发生并合时,它们抛射出的物质究竟会是什么?是由夸克物质组成... 科研动态 3周前03820
上海交大暗光计划 (DarkSHINE) 电磁量能器原理样机模块在CERN成功进行束流实验 202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和物理与天文学院“暗光计划”(DarkSHINE)预研团队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PS T9及SPS H2束流线上,成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探测器小型原理... 科研动态 3周前02970
上海交大李秀妍、司梦维副教授及其合作者揭示三势阱氧化铪基铁电材料极化翻转机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智能感知与生物医学微系统团队李秀妍副教授、半导体器件与宏微集成团队司梦维副教授等联合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 科研动态 3周前02820
上海交大李泽晖课题组AFM发文提出室温高性能NOx传感器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黄勇平教授团队李泽晖副教授课题组,与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李从举教授、于淑艳副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室温氮氧化物(NOx)气体传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 科研动态 3周前02710
上海交大许振明团队Nature Sustainability发文提出城市矿产自组装互惠回收策略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许振明教授团队在《Nature Sustainability》在线发表了题为“Component self-assembly for reciprocal urba... 科研动态 3周前02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