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刊发丁煌教授文章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文章导读
全球治理困局如何破?丁煌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撰文,揭秘中国智慧背后的理论重构路径。文章颠覆传统霸权思维,提出“并蓄—涵养”共同体逻辑,倡导以联合国为核心、多数国家为导向的公平治理新范式。从理论中国化到经验再升华,系统阐释全球治理的主体性、公共性与协商性进化方向,展现中国参与重塑世界秩序的思想力量。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刊发丁煌教授文章

通讯员王徵)《中国社会科学》2025年第3期刊发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丁煌教授理论文章《论全球治理的“何以为治”》。

文章认为,全球治理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全球治理包容和吸纳多元文化和全人类智慧,需要集成式创新;作为一种伟大实践,须由先行者开拓,多主体团结,共享成功经验并传播正确观念。中国对全球治理体系的积极改革与建设建立在治理理论中国化和治理经验理论化的基础上。通过追溯和扬弃单极霸权体系,重构更为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体系要素,探索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下的全球治理进路,坚持“体系能动论”,以团结互助视域、多数者导向思维、“并蓄—涵养”的共同体逻辑来完善全球治理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人民性与公共性、协商性与渐进性、多元化与网络化,继而完善全球治理的规范依据,激励多元主体参与,探寻瓦解霸权逻辑的思想解放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主要发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前沿的重要学术研究成果,被学术界誉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水平的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近年来我校学者在该刊发表多篇学术文章,推出了一批展现学术前沿、反映学术趋势的前瞻性研究成果。

(编辑:赵冀帆)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