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解析铁皮石斛多糖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 铁皮石斛中的甘露聚糖具抗氧化、调节免疫力及改善II型糖尿病等作用,但其生物合成机制尚不明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研究团队通过酵母单杂交技术,鉴定出转录因子DoWOX4可直接激活甘露聚...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850
研究鉴定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离子通道 研究人员揭示了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的E蛋白作为离子通道的结构基础和功能特征。通过核磁共振、单通道电生理及突变分析等手段,团队发现MERS-E蛋白可通透阳离子,并具有两个孔道收缩位...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90
中国海洋大学在全球海洋海洋生物多样性系统性保护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国海洋大学赵千硕与Mark John Costello在《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发表研究,提出优先保护仅占全球海洋面积1%的“共识海域”即可庇护约55%的海洋物... 科研动态# 海洋保护# 海洋研究# 生物多样性 1个月前01020
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水电解制氢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孟祥超教授课题组在海水电解制氢领域提出光诱导不对称电场调控界面水分子构型的新策略,有效提升了OH⁻扩散效率并降低水解离势垒。实验表明,该催化剂体系在AM 1.5G光照下析氢性能... 科研动态# 光催化技术# 海水制氢# 清洁能源 1个月前0980
中山大学纳米“双光子工厂”问世!中大科研团队研制新型量子纠缠光源登《自然》 中山大学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最新突破性研究成果,提出并实现一种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通过设计高品质光学微腔,团队在纳米尺度上提升双光子辐射效率至约50%,并成功制备出保真度达99... 科研动态# 光子技术# 纳米光学# 量子光源 1个月前01400
中山大学郭剑平团队揭示高蛋白饮食协助化疗治疗肿瘤的新机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剑平研究员团队揭示高蛋白饮食通过mTORC1-S6K1/TRA5-AKT信号轴抑制肿瘤并增强化疗效果的机制。研究发现,高蛋白饮食中的氨基酸激活S6K1,导致AKT急性失活和长期降... 科研动态# 化疗敏感# 肿瘤治疗# 高蛋白饮食 1个月前01230
中山大学赖颖斯团队揭示幼儿园结构对手足口病传播动力学及非药物干预效果的影响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赖颖斯教授团队构建基于年龄分层的智能体模型,模拟幼儿园内手足口病的暴发过程,评估非药物干预措施及EV-A71疫苗的防控效果。研究发现,班级规模越大,感染人数越多,干预效果越差;但增... 科研动态# 幼儿园防控# 手足口病# 流行病模型 1个月前0520
中山大学尧江明课题组提出全新方法约束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核矩阵元 中山大学尧江明教授课题组联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Giuliano Giacalone博士,提出通过高能核碰撞实验中的强子动量相关性,间接约束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核矩阵元的新方法。该方法以150Nd→150S... 科研动态# 中微子研究# 核矩阵元# 高能核物理 1个月前0770
中山大学邝栋明、魏瑗团队揭示葡萄糖限制诱导肺部促转移免疫环境新机制 中山大学邝栋明、魏瑗团队研究揭示,葡萄糖限制虽可抑制肿瘤增殖,但可能通过外泌体介导的免疫调控机制增强肺部转移。多队列数据显示,葡萄糖代谢低的患者术后复发风险高。小鼠模型也显示,低碳饮食或糖酵解基因敲除... 科研动态# 免疫微环境# 肿瘤代谢# 肿瘤转移 1个月前0580
中山大学董建文团队在克服角度-波长的光谱锁定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 中山大学董建文教授团队在光谱调控方面取得突破,提出调控Fano共振辐射单向性的新方法,利用双层错位超构光栅克服周期体系内角度与波长的锁定机制。该研究发展出新的制备工艺和测量技术,并首次实现“空间频率... 科研动态# 光学研究# 光谱调控# 超构光栅 1个月前0780
上海交大杨天团队在高稳定纳米光学生物分子传感器方向取得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杨天团队在《Cell Biomaterials》发表研究,提出结合平面SPR与纳米LSPR的SPP-MIM杂化超构薄膜,显著提升光纤端面传感器性能。通过集成光子晶体微腔,该传感器实现30 ...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750
上海交大何哲陟团队论文荣获DAC 2025最佳论文提名奖 上海交通大学何哲陟副教授团队在DAC 2025会议上取得两篇论文入选,其中一篇关于三维点云的KNN存内计算加速架构PICK获最佳论文提名奖。DAC 2025共收1862篇论文,录用420篇,提名7篇最...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700
上海交大金贤敏团队发表《PRL》:在光子晶格中观察光子迁移率边界相变 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团队与山西大学梅锋团队合作,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题为“Observation of Photonic Mobility Edge Phases”的研究,首次在光子系统中通过绝热演化...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40
上海交大盛斌团队发表DeepSLE深度学习系统,成果登Cell Reports Medicine封面 2025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盛斌教授团队与协和医院戴荣平教授团队合作开发的DeepSLE系统发表于《Cell Reports Medicine》,并于7月登刊封面。DeepSLE是一种基于视网膜图像的...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290
东南大学黄灿、胡秦然、桑林卫等合作研究成果荣获IEEE PES Prize Paper Award国际重要奖项 近日,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电力与能源学会(IEEE PES)公布了2025年度学会大奖评选结果,东南大学黄灿、胡秦然、桑林卫等人合作研究的论文荣获IEEE PES Prize Paper Awar...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920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在难熔高熵合金强化机制研究中获突破性进展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卢一平教授团队提出“氧-氮协同效应”强化策略,成功提升难熔高熵合金的强度与塑性平衡,研究成果发表于《材料杂志》。该模型合金屈服强度达1412.9±13.5MPa,比TiZ...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100
大连理工大学我校科研团队在肿瘤单细胞动力学检测领域取得进展 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智能生物力学与前沿医疗装备团队覃开蓉教授联合附属肿瘤医院杨卓教授,在肿瘤单细胞动力学检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开发了具备多频率力学加载能力的微流控芯片,结合图像追踪与双频阻抗测量...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90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毛兰群和吴菲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中间体位阻效应诱导三维共价有机框架的形成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毛兰群和吴菲课题组在活体电化学传感领域取得新进展,提出基于中间体位阻效应的三维共价有机框架(COFs)合成策略。团队设计出可旋转八节点卟啉分子作为前体,并通过调控连接体长度构建三维...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930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王文光课题组在JACS发表重要研究成果:铁-钼协同催化电化学还原亚硝酸根选择性转化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王文光课题组联合中山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团队,研发出一种Fe(II)Mo(IV)双金属电催化剂,用于选择性还原亚硝酸根为一氧化氮。该催化剂在NO₂⁻还原反应中表现出优异性能,TOF值...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60
东南大学李铁香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PNA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助力脑胶质瘤精准诊疗突破 东南大学李铁香教授团队联合多机构,在PNAS发表脑胶质瘤诊疗新研究。团队提出OMT-APC模型,结合计算几何与深度学习,提升肿瘤分割与基因预测精度。3500余例多中心数据验证,分级、IDH突变及1p...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920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毛志勇/陈御团队综述人类寿命多样性及DNA修复的比较生物学研究进展,成果发表于《衰老研究评论》 毛志勇/陈御团队在《衰老研究评论》发表综述,探讨DNA修复与人类寿命多样性的关系。文章指出,DNA损伤随年龄累积,导致衰老及疾病,并强调人类在衰老速率和寿命跨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比较生物学视角分析D...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750
附属同济医院杨长青团队发现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关键机制,成果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杨长青教授团队近期在《科学·转化医学》期刊发表了题为"Myeloid Mas-driven macrophage efferocytosis promotes resolu...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760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周新平教授团队在液滴振动阻尼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7月8日,机械学院周新平教授团队在液滴振动阻尼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Wettability-Dependent Damping of Droplet Vibrations on Soli...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500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报》荣膺《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推荐列表2025》T1等级 日前,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3家管理科学领域国家一级学会联合研制的《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推荐列表2025》(以下简称《FMS期刊列表2025》)发...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210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付英双教授团队发现分子磁体中电荷态的自稳定机制 7月7日,《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在线刊发了物理学院付英双教授领导的低维物理与量子材料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题为“Pb(1...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390
青藏高原末次冰期千年尺度冰川演化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科研团队在青藏高原南部念青唐古拉山西段的斯布曲地区,通过对多道冰碛垄进行10Be暴露测年和统计分析,发现该区冰川在19-35 ka期间至少经历8次冰进冰退事件。研究结果表明,青...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790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碳硼烷基圆偏振发光材料研究中取得突破 西安交通大学张彦峰教授、焦佼副教授与济南大学聂永教授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手性碳硼烷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方法,通过商品化材料实现两步一锅法合成,可制备10克以上光学纯产物,无需手性HPLC分离。所合成的分...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700
黑洞双星X射线光变起源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余文飞团队利用慧眼卫星对暂现黑洞双星MAXI J1820+070进行观测,发现带限噪声(BLN)特征频率范围具有显著的光子能量依赖性。随着能量增加,BLN平台同时向高频和低频两端扩...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500
研究提出面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扩展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语言建模和分析方法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提出一种面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建模与验证方法,扩展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语言并设计Hybrid Annex附件,实现对系统“物理-软件-硬件”三层架构的统一描述与建模。研究构建了自动转...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920
滑坡堰塞坝形成与溃决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滑坡或碎屑流堵江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链,堰塞坝溃决可引发洪水威胁下游安全。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周公旦团队自主研发实验装置,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滑坡与河流相互作用机制及溃决过程规律。基于单层感知机算法,团...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