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付永硕教授课题组在《自然·气候变化》和《通讯·地球与环境》发表三篇论文揭示植被生长动态变化的主导驱动机制

植被物候是陆地生产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已有研究表明气候变暖显著延长了植被生长季碳吸收时间、改变了碳吸收速率,进而调控了近几十年北半球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然而,其中碳吸收时间和速率变化的相对贡献及潜在调控机...
3周前
0140

纳米森林传感器应用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黄成军和毛海央团队在纳米森林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呼吸是支持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呼吸频率和深度是反映运动强度的关键指标,呼吸模式与心肺功能相关。呼吸检测可以...
1周前
050

科研人员精准设计多样化菌落斑图

生物斑图是生命体通过自组织形成的时空有序结构。生物斑图展现出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并在生物发育、生态适应和疾病进展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尽管生物斑图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其形成机制仍是未解之谜。 中国科学院深圳...
1周前
050

中国科大实现量子椭圆偏振成像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椭圆偏振成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史保森教授、周志远副教授课题组将高品质偏振纠缠光源与经典偏振成像技术相结合,在弱光场下实现了对周期性分布各向异性材料双折射特性的观测,并且...
6天前
060

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李佳硕教授团队发表基于高分辨率退役地图揭示中国退役光伏组件的经济资源环境效益的研究成果

近日,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蓝绿发展研究院团队联合马里兰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南京图德科技有限公司等研究团队在中国退役光伏组件的经济资源环境效益评估方面取得研究...
3周前
0110

高温镁电池电解质研究获进展

高温电池是特种电池的重要分支。镁金属具备优异的化学稳定性、高熔点和不易生长枝晶等优势,因而镁金属电池被认为是开发耐高温特种电源的理想选择。由于高温条件下电解质的稳定性和界面反应面临较多挑战,因此设计耐...
1周前
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