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钟芳锐吴钰周团队取得人工光酶“区室化”催化新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出版检索稳定,快至7天录用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文章导读
当光催化遭遇致命瓶颈——底物自发光化导致手性失控,传统方法束手无策时,华中科技大学团队从自然酶获得灵感,开创性地构建了"区室化人工光酶"。通过腔内精准催化与腔外智能淬灭的双重空间调控,不仅将环丁烷萘酚合成对映选择性提升至97%,更首次实现光酶连续流百克级制备。这项发表于《自然·催化》的研究,正为复杂生物环境下的精准合成开启全新可能。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10月24日,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钟芳锐、吴钰周教授团队与西北大学陈希教授合作的论文“Enantioselective energy transfer catalysis compartmentalized by triplet photoenzymes”在《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刊发。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钟芳锐吴钰周团队取得人工光酶“区室化”催化新进展

不对称催化是现代合成化学的基石,其核心是实现从催化剂到产物的手性转移。然而,在光催化反应中,非手性的光辐照会同时激发催化剂-底物复合物与游离的底物,导致严重的外消旋背景反应,极大削弱了对映选择性。针对此挑战,虽已有手性光敏剂等策略,但当底物吸收光谱与催化剂重叠时(λ光敏剂≤ λ底物),背景反应问题依然无法有效解决。在前期研究中,团队基于基因密码子扩展技术构建了三重态人工光酶(Nature, 2022, 611, 715),为不对称光催化开辟了新路径。但这类光酶自身的光敏剂存在吸收范围窄的局限,对于易被相应紫外光直接激发的底物,背景反应依然是巨大障碍,从而限制了其普适性应用。

·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钟芳锐吴钰周团队取得人工光酶“区室化”催化新进展

图1. 区室化人工光酶催化的设计概念

受自然界酶的区室化效应启发,钟芳锐、吴钰周团队提出了一个巧妙的仿生解决方案:在人工光酶手性空腔中,光敏剂与底物近距离排列,确保高效、高选择性的能量转移催化;同时,在外部溶液中引入定制三重态淬灭剂(如(E)-4-苯乙烯基苯甲酸),选择性淬灭游离底物,从而有效抑制外消旋背景反应。研究团队的具体实施路径如下:首先,将合成化学发展的高性能二苯甲酮类光敏剂通过基因密码子拓展技术定点插入到选定蛋白的手性空腔中,构建初代人工光酶库。以典型易发生背景反应的萘酚烯烃衍生物为模型底物,最终经三轮突变迭代优化,获得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突变体RamR3.0。将其与定制三重态淬灭剂协同使用,可高效催化一系列萘酚衍生物的分子内[2 + 2]光环加成反应,所获得的环丁烷萘酚产物具有较好的底物普适性和优异的对映选择性(最高达97% e.e.)。陈希团队通过X-射线解析光酶与底物配合物的共晶结构,阐明了反应优异的手性选择性来源于光敏剂和周边关键氨基酸残基与底物之间形成的氢键等多重弱键协同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钟芳锐吴钰周团队取得人工光酶“区室化”催化新进展

图2. 三重态淬灭剂的概念验证效果

尤为突出的是,该策略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成功拓展至其他人工光酶催化体系及双分子反应,证明了其普适性。团队首次实现了光酶催化的连续流合成,完成了百毫克级规模的手性分子制备,展示了基于人工光酶合成应用的潜力。此外,该区室化策略在完整的大肠杆菌细胞内同样有效,实现了高达82% e.e.的全细胞光生物催化,展现了其在非天然生物合成中的应用潜力。

这项研究发展的“光酶区室化”策略,巧妙地将化学光催化剂的高效性与生物催化的精准性相结合,并通过“腔内催化、腔外淬灭”的空间分离机制解决了均相光催化中长期存在的背景反应难题。它不仅显著拓展了人工光酶的应用范围,也为在复杂生物环境中实现精准的光驱动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钟芳锐吴钰周团队取得人工光酶“区室化”催化新进展

图3. 区室化光酶催化策略的通用性

我校为该研究工作的第一通讯单位,钟芳锐、吴钰周和西北大学陈希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后杨鑫杰(现为台州学院青年教师)和2020级博士郭娟(现为武汉工程大学青年教师)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催化科学”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 版权声明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多学科征稿、征稿主题广 | 免费主题匹配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三届机器学习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CONF-MLA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立即查看超全会议列表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