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更多优良鲫鱼品种

桂建芳(右)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做科研。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桂建芳:1956年6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
6个月前
01390

田一超:数学王国的“攀登者”

田一超 受访者供图 一个普通人能否登上数学的塔尖? 数学家田一超说,他可能算不上“天才”,但他的经历或许能给很多人带来希望:没有奥数金牌也可以从事数学研究。 和他大约同一时期进入大学的有张伟、袁新意...
6个月前
01240

创新求实,为中国科学事业奠基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印刻”专版特整理三组稿件,分别从爱国奉献(相关报道见中国科学报2月28日第4版)、创新求实、协同育人等方面展现科学家精神的不同维度,每组精选...
5个月前
01100

追梦星海 捕捉宇宙“焰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在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进程中...
6个月前
01100

陈凌:探脉山河,享受一路美景与荆棘

做固体地球物理学研究,陈凌真是太喜欢了。炙热的沙漠、起伏的山谷、山间的白云、溪边的野花……生命的维度在与大自然的一次次互动中拓宽了。 陈凌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地球所)研究员...
2周前
01090

王莹:走出一条干细胞研究新路

王莹 受访者供图 “这是一个很好玩的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以下简称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王莹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如果不是因为高考前体检发现心脏有问题,王莹现在或许是一名优秀的医生...
6个月前
01040

他是农业科学领域的一座“灯塔”

李振声在观察小麦籽粒。遗传发育所供图 “我的父亲穿得总是非常简朴。有一次,他前往东北参加一个国家小麦会议,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同行者。那位同行者看他穿着一身浅咖啡色的工装,以为他是工作人员,就让他帮忙提...
6个月前
01000

肖文交:逐梦新疆这片沃土

肖文交在天山开展野外考察。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供图 巍巍雪山,茫茫戈壁,新疆艰苦的环境给探索者带来了极大挑战。 对于沉积大地构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肖文交来说,这片荒凉外表下蕴含丰富科学宝藏的土地是他这...
6个月前
01000

气象“老兵”曾庆存:为国为民为科学

曾庆存 受访者供图 气象学是一门关乎百姓日常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科学。它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更准确的天气预报,还在灾害管理、资源规划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一名气象学领域的“老兵”,中国科学院院...
6个月前
0990

王大成:为环境“看病”的遥感人

王大成 受访者供图 如儿时所愿,王大成当上了“医生”。不同的是,他是给环境“治病”,遥感技术则是他的“诊断仪”和“听诊器”。 而今,王大成已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
6个月前
0980

微观世界的追光者

徐健(左一)在实验室指导学生。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供图 仰望夜空,星河浩瀚,而在生命科学领域同样存在一片“星海”。那是数不尽的细胞构筑的世界。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
6个月前
0960

险些命丧澜沧江,这位老院士70年专注研究一条鱼

曹文宣 水生所供图 澜沧江的激流在脚下咆哮飞卷,一根溜索横跨于数十米高空。 一个年轻人正借助惯性沿溜索飞驰过江,突然,溜壳一震,溜槽脱离了索道,歪向一边。与竹编的溜索直接摩擦的,只有两条细长的皮带。皮...
4个月前
0950

他在雪域高原寻“宝”三十年

王核在雪域高原。受访者供图 每年至少有1/3的时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地化所)研究员王核都是在野外度过的。 长期奋斗在雪域高原的王核,30年如一日,潜心研究,在找矿理论和实践上...
6个月前
0950

扎根青藏高原的藏药赤子

魏立新(右一)在实验室跟学生交流。本报记者 张鹏 摄 魏立新朝办公楼走去。利落的寸头,军绿色的冲锋衣,笔直的身躯走起路来呼呼带风。 32年前,这个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山西小伙儿也是这样走进中国科学院西...
6个月前
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