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亚梅:在天南海北书写“石头记”

侯亚梅(左)在野外发掘中测量记录和收集标本。受访者供图 从海南儋州到白沙,车程将近3个小时。一路上,窗外都是浓烈的绿色,热带雨林中的各种动植物合奏出热闹的交响曲。终于,车速渐缓,又扎入一片橡胶林——海...
3天前
020

青年创新先锋队勇闯“强磁场”

“磁场强度每提升1特斯拉,都好比在攀登珠穆朗玛峰,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来源。”这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水冷磁体负责人房震常激励年轻同事的话语。 36岁的房震...
6天前
070

齐欣:因为喜欢,所以无畏

齐欣 受访者供图 “妈妈,你是中国科学院的,又是学物理的。我物理学得不好,会不会让你觉得失望?”获得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之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高级工程师齐欣,突然被女...
6天前
0110

重压之下,他们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中科科仪的员工在操作仪器。受访者供图 “做无差错能手,向零缺陷迈进”“工艺巧于微末之处,精品出于毫厘之间”。 走进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科仪),类似标语不断出现在楼梯台阶上、走廊转角处...
1周前
0110

他们主动请缨,做重要的“国家事”

文章导读 在茫茫太空中,天问二号如何跨越数亿公里精准抵达目标?秘密就藏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手中那根无形的“风筝线”——自主攻坚的VLBI测轨技术!这支团队20年来创下探月任务“八战八捷”传奇,更让我...
1周前
0180

迄今唯一!211大学文科教授,当选院士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教授近日当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官网日前正式公布了这一消息。 中、德两国在2022年刚刚庆祝过建交50周年,去年9月30日,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夫妇在德国首...
2周前
0670

陈凌:探脉山河,享受一路美景与荆棘

做固体地球物理学研究,陈凌真是太喜欢了。炙热的沙漠、起伏的山谷、山间的白云、溪边的野花……生命的维度在与大自然的一次次互动中拓宽了。 陈凌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地球所)研究员...
2周前
01090

郑理:破译硅基半导体“密钥”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郑理长期在“方寸之间找出路”。 他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硅基半导体与器件集成的研究工作,突破“硅”电学和光学性能极限问题...
2周前
0440

他的精神照亮后辈追求真理之路

“他平和、谦逊,尊重身边每一个人,让人如沐春风。”“他的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了我们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今天,我们纪念先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他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精神。” 9月29日,中国...
2周前
0780

夏培肃:为中国“芯”甘为人梯

在男性研究者居多的计算机领域,夏培肃女士绝对称得上传奇人物,很多行业大咖尊称她为“夏先生”。 她曾和冯·诺伊曼在同一所学校深造,却坚持回国,走上了开拓中国计算机技术之路,并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
2周前
0730

80后博导张桥,出任苏州大学校长

2025 年 6 月 9 日,苏州大学迎来新任校长,材料科学家张桥出任校长,值得一提的是,43 岁的张桥成为 1982 年苏州大学更名以来的最年轻校长。 张桥,1982 年 6 月出生,2004 ...
2周前
0130

脑瘫男孩发3篇SCI,即将“博士”毕业

早上7点过,兰州的天刚蒙蒙亮,不管有没有课,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博士旁听生谢炎廷都会去学校,自习或者旁听。 13分钟,这是谢炎廷从家里走到教室所需要的时间。因为脑瘫,走路时他身体会不由自主往左倾斜...
2周前
0600

他们的名字闪耀在广袤星空

“1964年是父亲特别忙碌的一年,我当时十岁,印象里那一年他几乎没有回家。”10月10日,在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前夕,“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之子朱明远与东南大学师生分享了父亲的故事,他...
2周前
0630

李绍前:北斗人的无限远征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利用北斗七星明方向、辨方位。而今,一颗颗北斗导航卫星在天际组网形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人类提供着一流的卫星导航服务。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的结晶,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彰显着一批中...
2周前
0490

刚被聘为985领军教授,他又考博成功了!

根据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网站近期发布的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考核结果, 奥运冠军武大靖拟被录取为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研究生。学院方面介绍,武大靖专业素质考核成绩80分,综合素质考核得分...
2周前
0430

中国第一位唢呐博士,惊艳出圈!

近日,一位“90后”女博士惊艳出圈,她的“tittle”也令众多网友表示惊讶。 她,就是中国第一位唢呐博士——上海音乐学院“90后”青年教师刘雯雯! 她凭着中国最“土”的传统民间乐器,登上一线国际舞台...
2周前
0570

“顾好大家才有小家”

一个双人布沙发、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还有搬到哪儿都带着的书柜……在王淦昌小女儿王遵明家的客厅里,简单的几件家具透露出朴素的生活气息。“受父亲的影响,我们对物质条件要求都不高,已经习惯了。”王遵明说。 ...
2周前
0520

严济慈:用科学守护抗日战争中的“信息阵地”

一枚小小的石英片跨越山海,写下抗日战争中信息“保卫战”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背后是我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严济慈情笃科学、心系祖国的奉献与坚守。他以一枚石英片为起点,不断攀登物...
2周前
0390

“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

文章导读 他放弃攻读博士,毅然回国;没有计算机,就靠手摇计算器算出火箭弹道;他主持设计中国首枚运载火箭,却默默无闻数十年。14岁的“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一生践行“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的誓言,从探空火...
2周前
0220

从零到国际领先,自力更生铸利器

2015年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4个研究中心的科研骨干齐聚一堂。项目总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红卫的话,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国际重离子领域急需一台低...
2周前
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