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毫厘间 守护“太空之眼”

“能够获得这份荣誉,我们倍感幸运,这是对团队多年来努力工作的肯定和认可。未来,我们将更加努力攀登技术高峰,服务于更多科研工作。”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光学精密仪器研制技术与工艺团队负责人薛辉说...
2周前
0580

高能物理世界里的“追光者”

10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实验高能物理学家、粒子探测技术专家叶铭汉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这位百岁老人为中国建造核物理、高能物理实验基地和在世界高能物理实验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
2周前
0550

钱临照:在战火中淬炼科研利器

1937年冬的北平,寒风裹挟着日寇铁蹄的轰鸣。在东皇城根甲42号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实验室里,31岁的钱临照正与同事们将精密仪器拆解装箱。此刻,这座承载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希望的科研重镇,已处于日军包围...
2周前
0450

郭光灿:逐梦量子领域“无人区”

“我要把中国的量子学科建起来,把中国量子发展缺失的那20年给补回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44年前的这个决定,让他走向了开拓并奠基我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的道路。 虽已进入耄耋...
2周前
0610

许琨:为了一粒种子

4年前,我跟许琨有过一面之缘。他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高山植物园的主任。我知道他2006年从昆明远赴丽江高山植物园,十几年如一日跟高山植物打交道,背后一定有很多故事。 最近,趁着去丽江采访,我...
2周前
0680

郑强教授,又去一所大学!

6月11日下午,知名学者、浙江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郑强教授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为师生作题为《新时期教育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若干思考》的报告。 报告会开始前,董事长王新奇为郑强教授赠送创办人书法作品。 报告会...
2周前
0460

颜宁院士,到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作报告

刚刚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颜宁院士,近日赴华中农业大学演讲。 据华中农业大学官网介绍,6月1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颜宁应邀做客硕彦讲...
2周前
0700

新中国首届院士,中国物理学界泰斗——饶毓泰

江西临川以频出才子而远近闻名,但多为文人骚客,科学界人士少之又少,饶毓泰便是其中之一,他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 近日,记者走访江西省方志馆,多番查阅资料了解到,饶毓泰早年便设计了新型低压电弧光源...
2周前
0460

接力“逐日”勇攀登

四代科研工作者、12万多次实验、10余次创造世界纪录……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屡获重大突破,今年4月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的新世界纪录,这...
2周前
0580

“90后”追光者:挑战科学极限

论文被《科学》接收了。收到通知的那一刻,郭相东知道自己3年前的那个决定做对了。 当时,他放弃来自互联网头部企业的高薪职位邀约函,转而申请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项目,选择留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2周前
0610

陈景润:勇攀科学高峰的数学先驱

文章导读 你是否好奇,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一个人在6平米的陋室、病痛缠身的绝境中,依然执着演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公式?他用2页手稿撼动世界数学界,以“陈氏定理”将哥德巴赫猜想推进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被国际誉为...
2周前
0300

煤炭清洁利用的“魔术师”

“我就是很多科技工作者中的一员而已,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工作。”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得知自己获得2022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谦虚地说道。 40多年来,刘...
2周前
0700

季羡林:今天抄了一天毕业论文,手痛

提到季羡林先生,你的印象是什么? 1、“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2、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佛学家,社会活动家; 3、掌握多门外语技巧,“英德梵俄法巴利吐火罗文”统统不在话下; 4、千...
2周前
0800

杨维康:睡在车底的科学家

科研人员夏天睡在车底。受访者供图 “你猜,它们在干吗?”新疆天山北麓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内,几个人趴在望远镜后窃窃私语。 发问的人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研究员杨维康,而...
2周前
0260

国家时间基准,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郭新兴(左二)和同事对光纤时间传递设备进行出厂测试。国家授时中心供图 在构建国家时间基准、打造自主可控的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过程中,一条条穿越山河的光纤,如同精密的时间神经,连接着太原、石家庄、北京...
2周前
0250

三十年热忱,照彻智造路

徐志刚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供图 “一代代中国科学院人的爱国情怀激励我们不断奋斗,我们将科研工作始终定位于解决国家重大需求。”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智能产线与系统研究室主任徐志刚在接受...
3周前
0240

孔洁:20年,在星辰大海中坚守自己的方向

孔洁在“天问一号”能量粒子分析仪飞行件交付前留影。近代物理所供图 “在大西北坚守的20年里,幸福对我而言不是物质的堆砌,而是每一次攻坚克难后的满足与喜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
3周前
0200

杨锐:钛铸强国器

杨锐 受访者供图 “奋斗者”号载人球舱在10909米深海顶住2000头非洲象般的压力,长征五号氢泵叶轮在-253℃超低温下以超音速旋转,C919大飞机国产发动机的钛铝叶片划破长空……这些“大国重器”的...
3周前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