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工所)于1958年筹建、1963年在北京正式成立,迄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作为电气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我国能源技术与电气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电工所总体定位于电能生产、输配和高效利用与检测领域战略高新技术和电气科学前沿交叉研究,在促进我国能源转型及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等方面起骨干引领和核心支撑作用。主要研究方向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力设备新技术、电网技术、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超导与新材料应用、生物电磁学与电磁探测等。建所以来,已取得科研成果800余项,其中200余项在全国26个省份得到了推广应用,先后获得国家和中国科学院及其他省部级奖励150余项。
电工所拥有6个实验室和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拥有一支由两院院士、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青年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组成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电工所拥有“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能源动力”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生物与医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硕士、博士生导师150人左右。从1977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电工所共有毕业生约2200 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研和管理人才。
多年来,电工所与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交流。
电工所还主办了学术期刊《电工电能新技术》。该综合性科技刊物创建于1982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网站涵盖了科研进展、综合新闻、学术活动、人才招聘等丰富内容,全面展示了研究所的科研实力与发展动态。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维吾尔药现代化、可食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绿色化学化工、功能材料与器件、固体辐射物理、特色矿产资源开发、多语种语音识别、多语种软件开发及电子政务等。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历史底蕴深厚,其前身为 1929 年创建的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1951 年正式成立。在长期发展中,心理所肩负着重要使命,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心理学科技智库。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专业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创新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所的目标定位是针对国家生物安全的战略需求和人口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依托中国科学院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团簇平台,重点开展病毒学、新兴生物技术及生物安全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以下简称烟台海岸带所)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烟台市共同筹建的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级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应物所是国立综合性核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以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高效能源存储与转换等先进能源科学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同时兼顾核技术在环境、健康、材料领域的若干前沿应用研究,致力于熔盐堆、钍铀燃料循环、核能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为“科学史所”)是中国科学院内少数兼具科学与人文的综合性基础研究单元,属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性建制,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三大综合性科学技术史研究机构之一。
三院院士坐镇,多个重点实验室,这配置在国内电气工程领域绝对是顶尖的吧
看了下研究所的官网,学术氛围很浓厚,就是界面设计略显老气,能更新下就更好了
没想到电工所培养了两千多名研究生,真是电力领域的黄埔军校!
电工所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研究很有前瞻性啊,希望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
研究所历史真悠久啊,60多年为国家电力事业做了不少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