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工所)于1958年筹建、1963年在北京正式成立,迄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作为电气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我国能源技术与电气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电工所总体定位于电能生产、输配和高效利用与检测领域战略高新技术和电气科学前沿交叉研究,在促进我国能源转型及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等方面起骨干引领和核心支撑作用。主要研究方向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力设备新技术、电网技术、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超导与新材料应用、生物电磁学与电磁探测等。建所以来,已取得科研成果800余项,其中200余项在全国26个省份得到了推广应用,先后获得国家和中国科学院及其他省部级奖励150余项。
电工所拥有6个实验室和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拥有一支由两院院士、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青年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组成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电工所拥有“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能源动力”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生物与医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硕士、博士生导师150人左右。从1977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电工所共有毕业生约2200 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研和管理人才。
多年来,电工所与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交流。
电工所还主办了学术期刊《电工电能新技术》。该综合性科技刊物创建于1982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要开展量子频标、时间保持、守时理论与方法、高精度时间传递与精密测定轨研究室、时间频率测量与控制、时间用户系统与终端、导航与通信等研究工作。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昆明动物所)直属于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演化、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重庆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原国务院三峡办、重庆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中国科学院直属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网站涵盖了科研进展、综合新闻、学术活动、人才招聘等丰富内容,全面展示了研究所的科研实力与发展动态。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网站主要对科研成果,合作交流,人才招聘、科普教育、专业资料参考、珍稀植物、植物数据库、植物志、GIS、植物生物地理、分子生物学、植物化学、北京植物园、中国标本馆、种质资源库、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植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介绍。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研究院聚焦空间科技、交叉前沿与先进制造、信息科学与技术、能源与环境、健康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定位于开展原始创新研究,为战略新兴产业提供核心技术和集成技术解决方案,探索科技与经济、教育、金融、文化结合的发展模式。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三院院士坐镇,多个重点实验室,这配置在国内电气工程领域绝对是顶尖的吧
看了下研究所的官网,学术氛围很浓厚,就是界面设计略显老气,能更新下就更好了
没想到电工所培养了两千多名研究生,真是电力领域的黄埔军校!
电工所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研究很有前瞻性啊,希望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
研究所历史真悠久啊,60多年为国家电力事业做了不少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