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在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半导体科学技术被列为当时国家新技术四大紧急措施之一。为了创建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基地,国家于1960年9月6日在北京成立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所),开启了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路。
半导体所拥有两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国家光电子工艺中心、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半导体芯片物理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一个院级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固态光电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此外,还设有纳米光电子实验室、人工智能与高速电路实验室、光电系统实验室、全固态光源实验室、宽禁带半导体研发中心、光电子工程中心、半导体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元器件检测中心。
半导体所现有职工700余名。其中科技人员约600余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5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其中黄昆院士荣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半导体所高度重视国内外交流合作,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等共建了近40个联合实验室,积极为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成绩显著,科学技术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成立“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并且以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投资,融合社会资本建立了10余家高技术企业,并实施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初步形成产业化、商品化规模。
半导体所秉承“两个卓越”和“三个推动”的办所理念,奋斗不息,勇攀高峰,取得了快速发展,研究所现已发展成为集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研究及其系统集成应用于一体的国家级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半导体所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是:开展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创新活动,为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前沿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为国家科技发展提供支撑,并为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作出贡献;吸引、聚集和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开放的实验研究和测试平台,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和持续发展,成为引领我国半导体科学技术发展的火车头。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以下简称烟台海岸带所)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烟台市共同筹建的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级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是从事内陆水体生命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其前身是1930年1月在南京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1934年7月改名为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1944年5月又分建成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化所”)成立于1966年2月,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室、昆明地质工作站和中国科学院贵阳化学所等单位合并组成。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是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与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和国内外知名的风景名胜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拥有实验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海洋环流与波动、海洋地质与环境、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5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以及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深海研究中心,建有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海洋生物制品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牵头组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2个功能实验室,设有学会联合办公室、文献信息中心、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公共技术中心、海洋科学大数据中心、海洋观测网络管理中心、中科院海洋生物标本馆7个研究支撑单元。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是一个依托大科学装置,主要从事重离子物理基础和重离子束应用研究、相应发展先进粒子加速器及核技术的基地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理论物理所自进入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基地以来,以探索自然界物质结构以及基本运动规律方面做出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创新成果为目标,对学科方向作了进一步的凝炼,形成了六个研究方向,研究领域涉及到物质起源和基本组元,宇宙起源和演化,生命起源和进化。
                    


















每年都会招生的,建议关注官网的招生简章发布时间,一般9月份左右会有最新信息
院士团队实力真强,不知道有没有面向社会开放的科普讲座?
看到实验室配备的超净间照片了,设备条件确实一流!就是网站展示的照片太少了,希望多更新一些
研究所现在在碳化硅功率器件领域的研究进展如何?正好在考虑研究生方向🧐
刚从官网看到公告说2024年要开个半导体技术发展论坛,有人知道具体时间吗?
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半导体材料研究的公开报告啊,对我们这些学生很有参考价值。
看到这家研究所有600多名科研人员时惊到了,不愧是国家级重点研究所!
网站内容挺全面的,就是网页加载有点慢啊,建议优化下服务器配置。
网站内容确实有点厚重,可能是服务器带宽不够,希望研究所IT部门能看到这个建议
居然已经有8位院士了?前几年才5位呢,这发展速度简直了!
院士增加这么快,说明国家这些年对半导体越来越重视了,期待更多突破!
想问问半导体所现在主要研究方向是什么?正在考虑读研方向,纠结中…
作为校友回来了下,变化真大!看到实验室设备一直在升级,真为师弟师妹们高兴。
研究生实习有没有机会进光电子器件工程中心啊?求前辈指点
实习要看具体部门的空缺情况,可以试试发邮件咨询招生办的老师
1960年到现在都64年了,见证了中国半导体的整个发展历程👍
你们说的对,他们确实从建所就在半导体前沿工作,这些年突破的技术太多了!
网站信息很全面,就是排版可以再优化下,找招生信息找了半天
看到导师名字上官网了😁 实验室设施确实一流
八位院士坐镇,这科研实力太顶了!希望国家能多投入些资源
经费支持确实很重要,听说这两年专门成立了好几个产业联盟呢,从官方到企业都在发力👍
想问问半导体所现在在第三代半导体方面的研究进展如何?正好在做毕业论文相关课题
建议网站可以多放些实验室的实景照片,想看看现在的科研环境是什么样子
毕业多年突然刷到母校官网,没想到半导体所已经发展得这么强大了。当年只在材料楼做实验的日子还历历在目啊~
看到黄昆院士的名字就肃然起敬,老一辈科学家真的太伟大了
黄昆先生2001年获得最高科技奖,真的为中国半导体事业贡献了一生❤️
作为校友感觉特别骄傲!半导体所今年招研究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