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6年,在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半导体科学技术被列为当时国家新技术四大紧急措施之一。为了创建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基地,国家于1960年9月6日在北京成立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所),开启了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路。
半导体所拥有两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国家光电子工艺中心、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半导体芯片物理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一个院级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固态光电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此外,还设有纳米光电子实验室、人工智能与高速电路实验室、光电系统实验室、全固态光源实验室、宽禁带半导体研发中心、光电子工程中心、半导体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元器件检测中心。
半导体所现有职工700余名。其中科技人员约600余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5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其中黄昆院士荣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半导体所高度重视国内外交流合作,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等共建了近40个联合实验室,积极为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成绩显著,科学技术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成立“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并且以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投资,融合社会资本建立了10余家高技术企业,并实施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初步形成产业化、商品化规模。
半导体所秉承“两个卓越”和“三个推动”的办所理念,奋斗不息,勇攀高峰,取得了快速发展,研究所现已发展成为集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研究及其系统集成应用于一体的国家级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半导体所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是:开展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创新活动,为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前沿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为国家科技发展提供支撑,并为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作出贡献;吸引、聚集和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开放的实验研究和测试平台,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和持续发展,成为引领我国半导体科学技术发展的火车头。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简称“广州地化所”)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于1987年整建制搬迁部分学科、研究室与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合并成立的广州分部。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历史底蕴深厚,其前身为 1929 年创建的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1951 年正式成立。在长期发展中,心理所肩负着重要使命,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心理学科技智库。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主要学科方向为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多年来,化学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取得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技术创新与集成不断加强;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延伸创新价值链,技术示范和产业化不断推进。 积极开展化学与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在分子与纳米科学前沿、有机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能源与绿色化学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建设和完善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先进高分子材料基地。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为“科学史所”)是中国科学院内少数兼具科学与人文的综合性基础研究单元,属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性建制,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三大综合性科学技术史研究机构之一。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由原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催化化学、分析化学、润滑材料三个研究室迁至兰州而成立,兰州化物所目前主要开展资源与能源、新材料、生态与健康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设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地理学、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于2002年由原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和原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整合组建而成。
网站内容挺全面的,就是网页加载有点慢啊,建议优化下服务器配置。
居然已经有8位院士了?前几年才5位呢,这发展速度简直了!
想问问半导体所现在主要研究方向是什么?正在考虑读研方向,纠结中…
作为校友回来了下,变化真大!看到实验室设备一直在升级,真为师弟师妹们高兴。
研究生实习有没有机会进光电子器件工程中心啊?求前辈指点
1960年到现在都64年了,见证了中国半导体的整个发展历程👍
网站信息很全面,就是排版可以再优化下,找招生信息找了半天
看到导师名字上官网了😁 实验室设施确实一流
八位院士坐镇,这科研实力太顶了!希望国家能多投入些资源
想问问半导体所现在在第三代半导体方面的研究进展如何?正好在做毕业论文相关课题
建议网站可以多放些实验室的实景照片,想看看现在的科研环境是什么样子
毕业多年突然刷到母校官网,没想到半导体所已经发展得这么强大了。当年只在材料楼做实验的日子还历历在目啊~
看到黄昆院士的名字就肃然起敬,老一辈科学家真的太伟大了
黄昆先生2001年获得最高科技奖,真的为中国半导体事业贡献了一生❤️
作为校友感觉特别骄傲!半导体所今年招研究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