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5个月前发布 102 9 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简称上海硅酸盐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

所在地:
中国
收录时间:
2025-02-2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简称上海硅酸盐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1959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上海硅酸盐所现已成为集材料前沿探索、高技术创新、应用发展研究为一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科研机构,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产业化研究”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

现有职工769人,其中科技人员659人、科技支撑人员11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截至2024年底)

科研机构包括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实验室(人工晶体研究中心和透明陶瓷中心)、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无机能源材料与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先进结构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结构陶瓷与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古陶瓷与工业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古陶瓷多元信息提取技术及应用文化部重点实验室)、新材料中试研发中心和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学科方向是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领域覆盖了高性能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透明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能源材料、生物材料、古陶瓷以及先进无机材料性能检测与表征等,是国内该领域科学研究单位中门类最为齐全的研究所。

紧密围绕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围绕先进制造、能源、信息、环境与健康、国防工业等重点应用领域,在基础与前瞻性研究、高技术研究、产业化关键技术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建设以及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年来,累计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奖项432项,其中国家发明奖3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6项。历年来申请专利5169项,授权专利3017项(截至2024年底)。

上海硅酸盐所具有先进的科研条件,拥有长宁园区、嘉定园区和太仓园区,形成“对外交流窗口—新材料研发中心—产业孵化基地”的完整科技产业发展体系;知识创新工程、特色所建设经费的支持,促进了科研设备的现代化;国家级无机材料测试中心的建立使材料的性能与表征具有可靠性和权威性;主办发行的《无机材料学报》已进入核心学术期刊,被SCI、EI、Scopus、CA等收录,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与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出版的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是中国首个“自然合作期刊”(Nature Partner Journal, NPJ),被SCI、DOAJ、Scopus等收录,2021年SCI影响因子12.256,国际346种同类期刊中名列 第33名,进入前10%。

上海硅酸盐所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以专家互访、讲学、合作研究等方式广泛进行学术交流,与国际著名的大公司或西欧核子研究中心等国际化组织进行工程化产业化的合作及出口高技术产品的业务洽谈与往来。

上海硅酸盐所是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近年来,还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瑞士、斯洛文尼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联合培养了多名研究生。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依托我国西南地区得天独厚的天文观测优势,以南方基地(丽江天文观测站)和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抚仙湖太阳观测站)的观测设备为核心,大力推进地面大型天文观测设备的立项及建设,依托两站积极开展国际前沿问题的天文观测研究;将云南天文台打造成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内不可或缺的中国南方天文观测和研究集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主要学科方向为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多年来,化学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取得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技术创新与集成不断加强;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延伸创新价值链,技术示范和产业化不断推进。 积极开展化学与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在分子与纳米科学前沿、有机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能源与绿色化学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建设和完善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先进高分子材料基地。
学术会议云

9 条评论

  • 霜降寒夜
    霜降寒夜 游客

    我导师就是这个所出来的,听说科研压力很大但能学到真东西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熬夜冠军小能手
    熬夜冠军小能手 游客

    看介绍他们在新能源材料方面研究很深,不知道有没有相关成果转化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神圣祭司
    神圣祭司 游客

    想问下这个所招硕士博士生的要求高吗?有点想报考 🤔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蜜桃兔兔
    蜜桃兔兔 游客

    和国际这么多顶尖机构合作,国际化程度很高啊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Netherborn
    Netherborn 游客

    专利申请都5000多项了,科技创新能力肉眼可见地强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巧克力熔岩
    巧克力熔岩 游客

    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有6个,这配置太强了,难怪能出这么多成果 👍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灰烬之语
    灰烬之语 游客

    专攻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科研机构还真不多见,这研究方向挺独特的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朦胧之镜
    朦胧之镜 游客

    看到有这么多院士坐镇,科研水平肯定差不了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睡觉不眨眼
    睡觉不眨眼 游客

    这个研究所历史真悠久啊,从1928年就开始发展了,科研实力不用说 😊

    上海上海市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