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工所)于1958年筹建、1963年在北京正式成立,迄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作为电气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我国能源技术与电气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电工所总体定位于电能生产、输配和高效利用与检测领域战略高新技术和电气科学前沿交叉研究,在促进我国能源转型及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等方面起骨干引领和核心支撑作用。主要研究方向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力设备新技术、电网技术、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超导与新材料应用、生物电磁学与电磁探测等。建所以来,已取得科研成果800余项,其中200余项在全国26个省份得到了推广应用,先后获得国家和中国科学院及其他省部级奖励150余项。
电工所拥有6个实验室和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拥有一支由两院院士、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青年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组成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电工所拥有“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能源动力”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生物与医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硕士、博士生导师150人左右。从1977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电工所共有毕业生约2200 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研和管理人才。
多年来,电工所与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交流。
电工所还主办了学术期刊《电工电能新技术》。该综合性科技刊物创建于1982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目前是我国唯一的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为“科学史所”)是中国科学院内少数兼具科学与人文的综合性基础研究单元,属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性建制,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三大综合性科学技术史研究机构之一。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要开展量子频标、时间保持、守时理论与方法、高精度时间传递与精密测定轨研究室、时间频率测量与控制、时间用户系统与终端、导航与通信等研究工作。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医工所”)是中国科学院唯一以生物医学仪器、试剂和生物材料为主要研发方向的国立研究机构,由中国科学院、江苏省和苏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出资建设。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以钱学森先生工程科学思想建所的综合性国家级力学研究基地,在国际力学界享有盛誉,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尺度力学与跨尺度关联,高温气体动力学与跨大气层飞行,微重力科学与应用,海洋工程、环境、能源与交通中的重大力学问题,先进制造工艺力学,生物力学与生物工程等。现设有5个实体实验室。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HD)、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NML)、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LMFS)、宽域飞行工程科学与应用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化所”)成立于1966年2月,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室、昆明地质工作站和中国科学院贵阳化学所等单位合并组成。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重点研究热带边缘海海洋水圈-地圈-生物圈圈层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特征与演变规律,探讨其对资源形成和环境变化的控制和影响,发展具有南海特色的热带海洋资源与环境过程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以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海-陆-气相互作用与环境安全、边缘海与大洋板块相互作用和岛礁工程环境保障为战略主题,聚焦生态文明和国防安全建设工程,着力突破海洋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学科领域:热带海洋环境动力与生态过程、边缘海地质演化与油气资源、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和海洋环境观测体系及其关键技术。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简称生态环境中心)始建于1975年,时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建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性研究机构。
看了下研究所的官网,学术氛围很浓厚,就是界面设计略显老气,能更新下就更好了
没想到电工所培养了两千多名研究生,真是电力领域的黄埔军校!
电工所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研究很有前瞻性啊,希望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
研究所历史真悠久啊,60多年为国家电力事业做了不少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