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简称上海硅酸盐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1959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上海硅酸盐所现已成为集材料前沿探索、高技术创新、应用发展研究为一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科研机构,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产业化研究”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
现有职工769人,其中科技人员659人、科技支撑人员11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截至2024年底)
科研机构包括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实验室(人工晶体研究中心和透明陶瓷中心)、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无机能源材料与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先进结构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结构陶瓷与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古陶瓷与工业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古陶瓷多元信息提取技术及应用文化部重点实验室)、新材料中试研发中心和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学科方向是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领域覆盖了高性能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透明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能源材料、生物材料、古陶瓷以及先进无机材料性能检测与表征等,是国内该领域科学研究单位中门类最为齐全的研究所。
紧密围绕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围绕先进制造、能源、信息、环境与健康、国防工业等重点应用领域,在基础与前瞻性研究、高技术研究、产业化关键技术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建设以及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年来,累计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奖项432项,其中国家发明奖3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6项。历年来申请专利5169项,授权专利3017项(截至2024年底)。
上海硅酸盐所具有先进的科研条件,拥有长宁园区、嘉定园区和太仓园区,形成“对外交流窗口—新材料研发中心—产业孵化基地”的完整科技产业发展体系;知识创新工程、特色所建设经费的支持,促进了科研设备的现代化;国家级无机材料测试中心的建立使材料的性能与表征具有可靠性和权威性;主办发行的《无机材料学报》已进入核心学术期刊,被SCI、EI、Scopus、CA等收录,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与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出版的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是中国首个“自然合作期刊”(Nature Partner Journal, NPJ),被SCI、DOAJ、Scopus等收录,2021年SCI影响因子12.256,国际346种同类期刊中名列 第33名,进入前10%。
上海硅酸盐所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以专家互访、讲学、合作研究等方式广泛进行学术交流,与国际著名的大公司或西欧核子研究中心等国际化组织进行工程化产业化的合作及出口高技术产品的业务洽谈与往来。
上海硅酸盐所是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近年来,还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瑞士、斯洛文尼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联合培养了多名研究生。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五十多年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是高技术基地型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环境、先进材料和绿色化工三大领域的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与开发。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上海天文台以天文地球动力学、天体物理以及行星科学为主要学科方向,同时积极发展现代天文观测技术和时频技术,努力为天文观测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持。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拥有实验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海洋环流与波动、海洋地质与环境、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5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以及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深海研究中心,建有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海洋生物制品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牵头组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2个功能实验室,设有学会联合办公室、文献信息中心、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公共技术中心、海洋科学大数据中心、海洋观测网络管理中心、中科院海洋生物标本馆7个研究支撑单元。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专业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创新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所的目标定位是针对国家生物安全的战略需求和人口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依托中国科学院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团簇平台,重点开展病毒学、新兴生物技术及生物安全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目前中国最重要和最知名的地学研究机构之一
                    

















军工方向的科研成果会公开吗?挺好奇他们的特种陶瓷研究
没想到在太仓还有园区,这是要产业化的节奏啊
建议网站可以加个参观预约入口,让普通大众也能了解前沿科技
《无机材料学报》这么厉害啊,竟然被这么多国际数据库收录
历史沿革看得我有点晕,不过九十多年发展确实不容易
我导师就是这个所出来的,听说科研压力很大但能学到真东西
看介绍他们在新能源材料方面研究很深,不知道有没有相关成果转化
想问下这个所招硕士博士生的要求高吗?有点想报考 🤔
和国际这么多顶尖机构合作,国际化程度很高啊
专利申请都5000多项了,科技创新能力肉眼可见地强
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有6个,这配置太强了,难怪能出这么多成果 👍
专攻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科研机构还真不多见,这研究方向挺独特的
看到有这么多院士坐镇,科研水平肯定差不了
这个研究所历史真悠久啊,从1928年就开始发展了,科研实力不用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