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气通信大学开发出低成本、大面积量子点光伏,效率首次突破10%

文章导读
当传统光伏还在为成本与规模焦头烂额时,日本电气通信大学传来惊人突破:仅需0.06美元/瓦的打印版量子点光伏,12.6cm²的超大面积转换效率首度突破10%!他们如何将纳米材料从"易碎品"驯化成工业级稳定溶液?研究团队独创的弱配位体系让碘铅酸盐变身"保护层",攻克了量子点印刷难题——小面积13.4%的高效率与长达8个月的墨水寿命周期完美兼容。这项刊于《自然能源》的创新,或将开启光伏制造革命:用喷墨打印机批量生产百倍面积的柔性太阳能板,每瓦成本甚至接近0.06美元的商业算计。规模化生产的瓶颈被完美瓦解时,光伏市场或将迎来意想不到的迭代加速。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日本电气通信大学开发出低成本、大面积量子点光伏,效率首次突破10%

47日,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研究团队通过溶液工程策略,提升胶体量子点(CQD)墨水稳定性,创纪录地印刷出大面积(12.6平方厘米)胶体量子点光伏,其效率突破10%,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

半导体胶体量子点可以分散到溶剂中形成导电墨水,用于制造大规模半导体器件。然而,胶体量子点导电墨水在实际应用中面临成本高、稳定性差等挑战。为此,研究团队在弱配位溶剂体系中将碘铅酸盐转化为阴离子,形成带电表面层,防止胶体量子点发生团聚和外延融合,将溶液稳定性提升至8个月,符合工业印刷要求。研究结果显示,导电墨水印刷出的小面积(0.04平方厘米)胶体量子点光伏效率为13.4%,大面积(12.6平方厘米)胶体量子点光伏效率可达10%。且印刷出的胶体量子点光伏成本低至0.06美元/瓦,仅为传统旋涂法的4%,接近商用硅光伏的成本(0.06~0.14美元/瓦)。该成果为胶体量子点光伏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新方案,有助于加快印刷纳米器件的产业化进程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学术会议云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