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天文系首任系主任,全职加盟西湖大学!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西湖大学官网,清华大学天文系首任系主任毛淑德教授,已于2025年初全职加盟西湖大学,受聘天文学讲席教授、天文系(筹)首任系主任。

2019年4月至2025年1月,毛淑德教授曾担任清华大学天文系首任系主任。

640 (2).png

图源:西湖大学

公开资料显示,毛淑德,1966年11月出生于浙江义乌,198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2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博士,1992年至1999年在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和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做冠名博士后。

2000年至2010年,毛淑德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和天文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毛淑德2010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星系宇宙学部主任。毛淑德于2014年10月任清华大学教授、天体物理中心主任;2019年4月至2025年1月,担任清华大学天文系首任系主任。2025年初,毛淑德全职加入西湖大学,受聘天文学讲席教授、天文系(筹)首任系主任。

学术成果方面,毛淑德自1988年以来从事理论天体物理研究,涉及领域包括系外行星搜寻、伽马射线暴、引力透镜、星系动力学、星系形成和演化等。2007年,他获得洪堡基金会Bessel研究奖。

其学术贡献包括:

1.  提出了一种利用微引力透镜效应发现系外行星的新方法。目前,利用该方法已发现了200多颗系外行星,并已成为下一代美国Roman卫星和中国ET卫星实现其核心科学目标的重要观测方法之一;

2.  提出了利用引力透镜效应发现暗物质子结构并由此限制暗物质本质的新方法;

3.  与合作者一起,更新了冷暗物质框架下的盘星系形成模型。

毛淑德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为系外行星搜寻和动力学、引力透镜、星系动力学和时域天文学等。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