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交:逐梦新疆这片沃土 肖文交在天山开展野外考察。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供图 巍巍雪山,茫茫戈壁,新疆艰苦的环境给探索者带来了极大挑战。 对于沉积大地构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肖文交来说,这片荒凉外表下蕴含丰富科学宝藏的土地是他这...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6620
做中国催化事业的“催化剂” 郭燮贤在分析实验结果。 受访单位供图 让中国催化在国际领域发出响亮的声音,离不开一位关键人物——郭燮贤。 2月9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郭燮贤先生的百年诞辰。郭燮贤院士是...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6600
追梦星海 捕捉宇宙“焰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在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进程中...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6590
纪伟:追求显微镜的“微”之极限 纪伟 受访者供图 5月中下旬,筹备3个多月、关于高端科研仪器的香山科学会议顺利召开。参与会议筹备的纪伟一回到研究所,就扎进一间偏僻的平房。这里曾是间锅炉房,由于防震条件较好,被改造成精密光学仪器实验室...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6480
王大珩:为了国家需要放弃博士学位 王大珩(左)与英国同学汉德。 人物名片: 王大珩(1915—2011),应用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为了国家需要放弃博士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先进技术被应用于... 学者风采 2个月前06460
培育更多优良鲫鱼品种 桂建芳(右)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做科研。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桂建芳:1956年6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6450
陆卫:点亮卫星“眼睛”的科研巨匠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陆卫研究员(左一)。受访者供图 在我国航天事业迈向星辰大海的征途中,总有一些人如中流砥柱,以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卓越的才能,奋勇争先,为国家的发展铸就坚实基石。 中国科... 学者风采 2个月前06410
西北工业大学张晓斌:守初心,做好平凡教书人 “躬耕教坛四十载,赓续奋斗建新功”。近40载春秋,张晓斌老师恪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的铮铮誓言,以“抱朴守初、勤心耕耘”的态度,始终用培根铸魂的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努力... 学者风采 2个月前06380
师昌绪:做人、做事、做学问 郝红全与师昌绪(右)合影。吴晓东摄 10年前的11月10日,师昌绪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师昌绪先生是材料领域的著名科学家、中国高温合金领域的奠基人,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师先生曾在很多场合讲他对做...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6320
李林:爱笑爱美爱科研 李林与丈夫邹承鲁。邹宗平供图 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M楼的院士墙上挂着一张照片,照片里一位满头银丝、戴着金丝边框眼镜的女科学家开怀大笑,让观者如沐春风。 她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6130
王钰:让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王钰(左)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受访者供图 透明的纸,火苗烧不穿的布,如棉絮般轻软的陶瓷……在中国科学院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钰的实验室里,记者看到了许多“不寻常”的神奇材料。“一种材料的结构改变...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6110
刘文柱:做解决国家大战略问题的科研 刘文柱 受访者供图 “真正解决实干中的问题,满足国家最紧迫的需求。”这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刘文柱不变的初心。 年仅34岁的刘文柱已专注太阳电池研究12年...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6090
许琨:为了一粒种子 4年前,我跟许琨有过一面之缘。他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高山植物园的主任。我知道他2006年从昆明远赴丽江高山植物园,十几年如一日跟高山植物打交道,背后一定有很多故事。 最近,趁着去丽江采访,我...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4个月前06060
赵凯:高原上的“追鱼人” 赵凯(左)带领研究生采集鱼类样本。受访者供图 青藏高原不仅有广阔壮丽的草原雪山,也有蜿蜒曲折的河流,是长江、黄河等众多河流的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在青海流域的干流总长度约3300公里,大部分流域海... 学者风采 3个月前06030
张振华:在青藏高原追逐科研梦的铿锵玫瑰 2023年3月,张振华在阿尼玛卿山进行综合科学考察。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供图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不仅有高耸的雪山、绵延的草原、呼啸的风声,还有一群女科学家。她们扎根青藏高原的...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6030
克尽厥职 迤逦前行 20世纪90年代,唐克丽任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时留影。 2005年,唐克丽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唐克丽工作照。 唐克丽(1932— ) 上海人,1954年毕... 学者风采 2个月前05970
张晓东:从工艺员到科研骨干 张晓东 苏州纳米所供图 2009年,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纳米所)纳米加工平台正式对社会开放服务,急需运维工作人员。 那一年,张晓东硕士毕业,甫一加入苏州纳米所,就一头扎...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5940
韦东奕晋升北大长聘副教授?校方回应 近日,一则“韦东奕晋升北大长聘副教授”的消息在网络热传,引发热议。 有网友晒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韦东奕的公示材料照片,称韦东奕已正式成为北大副教授,长聘日期从2025年8月1日开始。 ... 学者风采 4个月前05890
清华大学团队:智能光子,引领当下并重塑未来的颠覆性技术 近年来,人工智能(AI)迎来蓬勃发展成为全球焦点。以DeepSeek、ChatGPT、Sora等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人类社会。从智能对话到多模态生成,从科研辅助到产业赋... 学者风采 7个月前05890
南仁东:有一点瑕疵,都对不起国家! 南仁东 新华社发 “有一点瑕疵,都对不起国家!” 在山坳里奋战24年,“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对这句话念兹在兹。 戴眼镜、小个头、一身工服……在贵州大窝凼,南仁东的塑像静静矗立,目光坚毅...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5840
他是农业科学领域的一座“灯塔” 李振声在观察小麦籽粒。遗传发育所供图 “我的父亲穿得总是非常简朴。有一次,他前往东北参加一个国家小麦会议,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同行者。那位同行者看他穿着一身浅咖啡色的工装,以为他是工作人员,就让他帮忙提...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5830
他用10年科研马拉松追上对手 王帆(左一)、卓彦(左三)、胡一南(左四)与头戴穿戴式原子磁力计脑磁图的受试者(左二),在传统脑磁图(上方圆柱状设备)前合影。受访者供图 历经10年,王帆终于看到了这场“科研马拉松”的曙光。 2012...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5800
夏培肃:为中国“芯”甘为人梯 在男性研究者居多的计算机领域,夏培肃女士绝对称得上传奇人物,很多行业大咖尊称她为“夏先生”。 她曾和冯·诺伊曼在同一所学校深造,却坚持回国,走上了开拓中国计算机技术之路,并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4个月前05780
竺可桢:抗战初期“文军长征”的总司令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淞沪会战打响后,杭州频频遭受敌机轰炸。国难当头,为了积蓄救亡图存的教育科研力量,当年11月,浙江大学开始了颠沛流离的西迁之路。 从杭州出发,迁移4次,历时2年多,跋涉26... 学者风采 3个月前05770
在“白色荒漠”打响新“绿色战役” 胡赞民(右二)、范成明(左一)等正在查看油菜籽生长情况。遗传发育所供图 5月的新疆和田,大地初披新绿。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高级工程师唐丁与博士生尤常清、博士后吴雪丹播... 学者风采 3个月前05730
鲁丽敏:为植物绘制“家谱” 鲁丽敏在野外开展考察工作。受访者供图 就像人类会通过家谱追溯祖辈亲缘、梳理家族脉络,地球上的植物也有属于自己的“家谱”,那便是记录物种演化历程、串联亲缘关系的植物“生命之树”。这份特殊的“家谱”,不仅... 学者风采 1个月前05680
他们的名字闪耀在广袤星空 “1964年是父亲特别忙碌的一年,我当时十岁,印象里那一年他几乎没有回家。”10月10日,在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前夕,“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之子朱明远与东南大学师生分享了父亲的故事,他...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4个月前05680
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黑土地保护团队成员在查看土地改良情况。受访者供图 金秋时节,黑土地又迎来一个丰收季。 “一两黑土二两油,插根筷子能发芽。”这句脍炙人口的顺口溜,道出了黑土地的珍贵与肥沃。作为地球上... 学者风采 1个月前05660
青春扎根黑土地 协力创新保粮仓 韩晓增(右一)和邹文秀(右二)介绍黑土地保护成果。沈春蕾/摄 长春到建三江,约700公里;长春到海伦,约450公里;长春到长岭,约200公里……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5660
郑哲敏留下的“爆炸传奇” 郑哲敏 力学所供图 “我从旧时代走过来,富国强民是梦想,总想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这是很简单的想法。”10月2日是两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奠基人郑哲敏的百年诞辰。在近期举办的纪念活动上,郑哲敏的人工智...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