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简称上海天文台)成立于1962年,其前身是1872年建立的徐家汇天文台和1900年建立的佘山天文台。目前上海天文台包括徐家汇园区和佘山科技园区两个部分,徐家汇为总部。天文观测台站位于上海松江佘山地区。
上海天文台以天文地球动力学、天体物理以及行星科学为主要学科方向,同时积极发展现代天文观测技术和时频技术,努力为天文观测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拥有若干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研究团队;在应用研究方面,上海天文台在国家导航定位、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海天文台设有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天体物理研究室、射电天文科学与技术研究室、光学天文技术研究室、时间频率技术研究室5个研究部门。拥有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观测台站(已建25米口径射电望远镜,65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国际VLBI网数据处理中心、1.56米口径光学望远镜、60厘米口径卫星激光测距望远镜、全球定位系统等多项现代空间天文观测技术和国际一流的观测基地和资料分析研究中心,是世界上同时拥有这些技术的7个台站之一。上海天文台是中国VLBI网和中国激光测距网的负责单位。
上海天文台现有工作人员37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67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7人、国家“杰青”获得者2人。设有天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生培养点,在学硕士生71人、博士生103人、在站博士后17人。
上海天文台将在天文学基础前沿研究方面做出更具有国际显示度的工作,在服务国家的战略需求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上海应物所是国立综合性核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以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高效能源存储与转换等先进能源科学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同时兼顾核技术在环境、健康、材料领域的若干前沿应用研究,致力于熔盐堆、钍铀燃料循环、核能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前身系1940年8月在重庆北碚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目前是全国唯一以湖泊-流域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立综合研究机构,主导着中国湖泊科学的发展方向,并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目前是我国唯一的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简称西北高原所)成立于1962年,是以从事青藏高原生物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公益性综合研究所,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青海分院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理论物理所自进入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基地以来,以探索自然界物质结构以及基本运动规律方面做出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创新成果为目标,对学科方向作了进一步的凝炼,形成了六个研究方向,研究领域涉及到物质起源和基本组元,宇宙起源和演化,生命起源和进化。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官网,涵盖科研进展、交流合作、招生招聘、学术活动等多方面资讯,展示了其在半导体领域的成果、人才等信息。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是我国生物信息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在数据管理、科研创新、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着我国生物信息学的进步与发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这些科学家太低调了,应该多宣传他们的贡献
VLBI技术这么厉害啊,难怪嫦娥工程这么精准
带孩子去过佘山观测站,工作人员讲解特别耐心 👍
徐家汇和佘山都有园区?下次去上海一定要去参观
没想到我们国家的天文研究水平这么高,自豪!
65米望远镜真的太震撼了!能不能在网上看到它拍摄的照片啊?
在上海生活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佘山有这么厉害的研究设施 😲
两位院士坐镇,难怪科研实力这么强
是啊!院士团队带领下的科研实力肯定很强
希望多开放一些科普活动,让更多孩子爱上天文
完全同意!应该多开设些天文夏令营之类的活动
VLBI技术是不是用来给嫦娥探月工程导航的那个?太专业了
这些科研工作者真不容易,默默为国家做着这么重要的研究
300多人确实不多,但看科研成果就知道效率多高了
我上学时去佘山参观过1.56米望远镜,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工作人员才300多人?比想象中少好多,看来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国内天文学研究的重镇,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
65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好厉害!不知道对普通人开放参观吗?想去看看
上海天文台的历史真是悠久啊,从徐家汇天文台算起都150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