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5个月前发布 118 13 0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简称上海技物所)创建于1958年10月,是集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一体的综合型研究机构。上海技物所以红外物理与光电技术研究为定位,以红外光电新材料、新器件、新方法等作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发展先进的航空航天有效载荷、红外凝视成像及信号处理、红外焦平面及遥感信息处理等技术。

所在地:
中国
收录时间:
2025-02-25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简称上海技物所)创建于1958年10月,是集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工程研发和高技术产业化为一体的综合型国立研究机构。研究所聚焦红外与光电领域,重点发展空天红外与光电有效载荷、高性能红外探测器、红外物理及前沿技术、空间主动光电和遥感信息处理技术等。

研究所自20世纪60年代即参与“两弹一星”任务,始终扎根红外光电技术领域,伴随国家战略而发展。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和国防科技创新重大工程等领域承担研制红外与光电有效载荷,是空间遥感探测的核心部分。建所至今,共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447项,国家奖 50项。

针对相关技术领域的特点,研究所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覆盖“基础前沿—核心组部件—系统集成”完整研发体系。上海技物所是红外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红外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是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许健民气象卫星创新中心”的依托单位之一。建有中国科学院空间主动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智能红外感知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光学薄膜与光谱调控重点实验室以及上海市光电空间感知与操控融合创新中心等省部级创新基地。

上海技物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是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自建所以来,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研究和技术人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兼)等。现有各类国家级专家百余人次。截至2024年底,研究所有在职职工1492人,特别研究助理97人;在学研究生632人(联合培养16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98人。

上海技物所目前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下设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光学工程、物理学(下设光学、凝聚态物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下设制冷及低温工程)4个一级学科学术型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以及电子信息类(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集成电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的专业型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另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以及物理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红外与光电器件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高光谱遥感技术与应用委员会、上海市传感技术学会的挂靠单位,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理事单位之一。编辑出版《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红外》等学术期刊。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通过前沿学科交叉,把纳米科技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以及化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实现微电子技术到纳米电子技术的无缝过渡;开发智能型微观医疗诊断技术和微观治疗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新型的电子,离子和带电分子在固体,液体和大分子中的运动方式,来设计新的固体纳米器件,合成新型分子器件和分子互联线,在此基础上通过模仿人类和其他动物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处理方式来设计构造新型计算机;利用纳米材料生长技术和纳米器件制造技术,利用相位控制工程,研究和开发纳米尺度二维和三维无源或有源的声场,毫米波,红外光波,紫外和X射线的相控发射,接收和成像系统。利用这种系统,结合动物昆虫的复眼等仿生技术,对运动目标进行全息成像,关联存储,模式识别,形成对多个运动目标的闭环监控,这将成为微观医疗设备领域,航空航天,汽车防撞系统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利用高精度纳米材料生长和工艺技术手段,来改进传统微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提高集成电路产品性能,特别是提高微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重点研究热带边缘海海洋水圈-地圈-生物圈圈层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特征与演变规律,探讨其对资源形成和环境变化的控制和影响,发展具有南海特色的热带海洋资源与环境过程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以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海-陆-气相互作用与环境安全、边缘海与大洋板块相互作用和岛礁工程环境保障为战略主题,聚焦生态文明和国防安全建设工程,着力突破海洋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学科领域:热带海洋环境动力与生态过程、边缘海地质演化与油气资源、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和海洋环境观测体系及其关键技术。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依托我国西南地区得天独厚的天文观测优势,以南方基地(丽江天文观测站)和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抚仙湖太阳观测站)的观测设备为核心,大力推进地面大型天文观测设备的立项及建设,依托两站积极开展国际前沿问题的天文观测研究;将云南天文台打造成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内不可或缺的中国南方天文观测和研究集群。
学术会议云

13 条评论

  • 烈焰麒麟
    烈焰麒麟 游客

    看到这么多重点实验室,感觉这里的研究条件应该很不错!👍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海边微风
    海边微风 游客

    听说他们最近在招AI方向的博后,不知道待遇怎么样?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诅咒之歌
    诅咒之歌 游客

    这里的《红外与毫米波学报》在我们专业认可度很高

    福建省厦门市
    回复
  • 草木精华
    草木精华 游客

    默默做科研的单位最值得尊敬,比某些整天搞噱头的强多了

    安徽省阜阳市
    回复
  • 时光杂货铺
    时光杂货铺 游客

    8个院士,这师资力量也太强了!这才是真正的大国重器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DarkHarbinger
    DarkHarbinger 游客

    科研实力没话说,不过网站内容排版太密集了,看着费眼睛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架子花脸
    架子花脸 游客

    光电专业的研究生打算报考这里了,希望明年能上岸!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愤怒龙卷风
    愤怒龙卷风 游客

    当年老师就是从这里毕业的,听他讲过很多科研前辈的故事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白羊座的勇气
    白羊座的勇气 游客

    在光电领域绝对是国内顶尖了吧?不知道应届生应聘有多难🤔

    北京北京市
    回复
    • 酸奶盖上的小猫咪
      酸奶盖上的小猫咪 游客

      简历投过两次都没过,竞争真的太激烈了,应届生进去的都是真大神

      上海上海市@ 白羊座的勇气
      回复
  • 变色龙间谍
    变色龙间谍 游客

    网站信息很全但是页面设计有点过时啊,可以适当优化下用户体验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无敌的寂寞
    无敌的寂寞 游客

    竟然从’两弹一星’那个年代就开始做研究了,真没想到国内光电技术发展这么快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魔导士
    魔导士 游客

    这么牛的研究所居然就在上海,看着就让人肃然起敬!

    上海上海市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