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历史悠久,其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静生生物调查所、1929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和1929年成立的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1950年,中国科学院接收了上述三个研究所的部分资料、标本和设备,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室和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二者分别于1953年和1957年进一步发展为昆虫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之后1962年两所合并成为现在的动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曾产生过16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国家自然资源调查、自然保护区设立、虫鼠害防治、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生殖避孕等领域做出过重要历史贡献。
动物研究所是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以野生动物和模式动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现代动物学研究,服务于人口健康、农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家重大需求。在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的机制、生殖与发育调控、生物灾害爆发机制与控制、物种濒危机制与保护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在动物分类与进化、农业虫鼠害防控和濒危动物保护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动物研究所“一三五”战略规划目标包括三个重大突破和六个重点培育方向:三个重大突破:(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二)害虫害鼠行为调控;(三)动物进化与保护。六个重点培育方向:(一)生育力维持与生殖健康;(二)膜生物学与重大疾病;(三)有害生物成灾机制与防控;(四)物种的濒危机制与保护;(五)动物多样性格局形成与演化机制;(六)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创制。
动物研究所正式职工461人,离退休人员332人,在站博士后145人,在读注册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30人,另有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近200余人。其中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29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8人,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2人。
“十三五”期间,动物研究所科技创新取得一系列成果和进展。动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SCI论文1497篇,其中在TOP15%期刊发表论文589篇,占总论文数量的39.3%;在IF≧5期刊发表论文540篇,占总论文数量的36.1%。“十三五”期间,动物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性等各类奖项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友谊奖各1项,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4项、国际合作奖2项,2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5项成果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近年来,动物研究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十三五”期间,共有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德国等国家的40余位优秀外籍科学家到所工作;承担各类国际合作项目80余项。
动物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有7种,分别是《Insect Science》、《Integrative Zoology》、《Current Zoology》、《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和《动物学杂志》,其中《Insect Science》、《Integrative Zoology》和《Current Zoology》是SCI收录期刊且持续稳定在Q1区。三刊的最新影响因子分别为3.262、2.654和2.624。其他 4 种刊物为我国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
动物研究所在科学普及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和倡导科学思维等方面,成为我国现代科学文明与创新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地。国家动物博物馆曾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首批全国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北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立于 1953 年,由著名物理冶金学家李薰先生创建,是新中国成立后中科院首批新建研究所之一,现任所长为刘岗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坚持创新驱动与需求牵引相结合、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并重,聚焦新能源与先进储能、新生物、新材料领域,开展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和系统集成重大创新研究,突破领域前沿科学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提供重大创新成果和系统解决方案,在满足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不断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青岛能源所拥有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工程共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生物与医药、化工与材料两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形成了涵盖生物、化学、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学科培养体系。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简称上海硅酸盐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前身系吴仲华先生1956 年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目前已经建设成为以“动力与电气工程”和“能源科学技术”并举的战略高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以下简称烟台海岸带所)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烟台市共同筹建的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级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学科定位为以陆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现代生态学为主攻学科,主要开展宏观生态学、系统生态学、实验生态学,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以下简称“武汉植物园”)筹建于1956年,1958年正式成立,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育和科普开放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我国三大核心科学植物园之一,包含光谷、磨山、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肯尼亚园区,江夏、新洲两个基地及多个野外观测台站。
听说他们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应用到临床治疗上
去参观过他们的实验室,设备超级先进!希望能有机会去那里做科研工作✌️
研究生招生人数好多啊,830名在读博士和硕士,竞争应该很激烈吧?
他们的SCI论文发表数量太惊人了,平均每天都有新成果发布!不愧是国内顶尖研究机构
看到他们在害虫防治方面的成果,最近家里闹蟑螂,不知道能不能买到他们研发的环保杀虫剂🤔
作为北京市民经常带孩子去国家动物博物馆,确实能学到很多实用的动物知识,工作人员讲解也非常专业!
科研工作者辛苦了!为他们点赞👍
想知道普通参观者能不能去参观实验室,对科研成果很感兴趣
报告说他们招收了很多外籍研究人员,国际化程度很高啊
希望他们的研究成果能更多地转化为实际应用,造福社会
SCI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都很高啊,科研实力杠杠的
不知道他们的研究成果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用上,比如生物防治害虫啥的
专门去参观过他们的博物馆,标本非常丰富,孩子学到了很多动物知识
看到他们在濒危动物保护方向的研究成果,真的很感动。希望继续为野生动物保护做出贡献!
16位院士太厉害了,不愧是国家级研究机构
动物研究所真是历史悠久啊,1928年就成立了,佩服!
赞一个!最近正好在看到他们关于大熊猫保护的研究报道,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