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历史悠久,其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静生生物调查所、1929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和1929年成立的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1950年,中国科学院接收了上述三个研究所的部分资料、标本和设备,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室和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二者分别于1953年和1957年进一步发展为昆虫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之后1962年两所合并成为现在的动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曾产生过16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国家自然资源调查、自然保护区设立、虫鼠害防治、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生殖避孕等领域做出过重要历史贡献。
动物研究所是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以野生动物和模式动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现代动物学研究,服务于人口健康、农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家重大需求。在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的机制、生殖与发育调控、生物灾害爆发机制与控制、物种濒危机制与保护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在动物分类与进化、农业虫鼠害防控和濒危动物保护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动物研究所“一三五”战略规划目标包括三个重大突破和六个重点培育方向:三个重大突破:(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二)害虫害鼠行为调控;(三)动物进化与保护。六个重点培育方向:(一)生育力维持与生殖健康;(二)膜生物学与重大疾病;(三)有害生物成灾机制与防控;(四)物种的濒危机制与保护;(五)动物多样性格局形成与演化机制;(六)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创制。
动物研究所正式职工461人,离退休人员332人,在站博士后145人,在读注册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30人,另有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近200余人。其中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29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8人,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2人。
“十三五”期间,动物研究所科技创新取得一系列成果和进展。动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SCI论文1497篇,其中在TOP15%期刊发表论文589篇,占总论文数量的39.3%;在IF≧5期刊发表论文540篇,占总论文数量的36.1%。“十三五”期间,动物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性等各类奖项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友谊奖各1项,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4项、国际合作奖2项,2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5项成果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近年来,动物研究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十三五”期间,共有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德国等国家的40余位优秀外籍科学家到所工作;承担各类国际合作项目80余项。
动物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有7种,分别是《Insect Science》、《Integrative Zoology》、《Current Zoology》、《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和《动物学杂志》,其中《Insect Science》、《Integrative Zoology》和《Current Zoology》是SCI收录期刊且持续稳定在Q1区。三刊的最新影响因子分别为3.262、2.654和2.624。其他 4 种刊物为我国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
动物研究所在科学普及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和倡导科学思维等方面,成为我国现代科学文明与创新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地。国家动物博物馆曾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首批全国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北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简称上海技物所)创建于1958年10月,是集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一体的综合型研究机构。上海技物所以红外物理与光电技术研究为定位,以红外光电新材料、新器件、新方法等作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发展先进的航空航天有效载荷、红外凝视成像及信号处理、红外焦平面及遥感信息处理等技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上海天文台以天文地球动力学、天体物理以及行星科学为主要学科方向,同时积极发展现代天文观测技术和时频技术,努力为天文观测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持。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主要学科方向为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多年来,化学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取得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技术创新与集成不断加强;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延伸创新价值链,技术示范和产业化不断推进。 积极开展化学与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在分子与纳米科学前沿、有机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能源与绿色化学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建设和完善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先进高分子材料基地。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始建于1952年,由长春光机所与长春物理所于1999年整合而成,是新中国在光学领域建立的第一个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面向国际干旱区生态、环境、资源领域科技前沿,面向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大需求,面向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主战场,围绕自然资源开发、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与环境监测和评估、新疆和中亚矿产探测与环境治理、干旱区战略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新疆农牧民增收和区域发展等研究。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简称:青海盐湖所)坐落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此地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四面环山、三川会聚;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中国夏都”之美称。
听说他们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应用到临床治疗上
去参观过他们的实验室,设备超级先进!希望能有机会去那里做科研工作✌️
研究生招生人数好多啊,830名在读博士和硕士,竞争应该很激烈吧?
他们的SCI论文发表数量太惊人了,平均每天都有新成果发布!不愧是国内顶尖研究机构
看到他们在害虫防治方面的成果,最近家里闹蟑螂,不知道能不能买到他们研发的环保杀虫剂🤔
作为北京市民经常带孩子去国家动物博物馆,确实能学到很多实用的动物知识,工作人员讲解也非常专业!
科研工作者辛苦了!为他们点赞👍
想知道普通参观者能不能去参观实验室,对科研成果很感兴趣
报告说他们招收了很多外籍研究人员,国际化程度很高啊
希望他们的研究成果能更多地转化为实际应用,造福社会
SCI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都很高啊,科研实力杠杠的
不知道他们的研究成果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用上,比如生物防治害虫啥的
专门去参观过他们的博物馆,标本非常丰富,孩子学到了很多动物知识
看到他们在濒危动物保护方向的研究成果,真的很感动。希望继续为野生动物保护做出贡献!
16位院士太厉害了,不愧是国家级研究机构
动物研究所真是历史悠久啊,1928年就成立了,佩服!
赞一个!最近正好在看到他们关于大熊猫保护的研究报道,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