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文台

帅气的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甲醛分子揭示天鹅座-X区域恒星形成活动新图景

天鹅座-X作为银河系内重要的恒星形成区,其分子云结构的物理条件与动力学演化一直备受关注。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研究团队利用南山26米射电望远镜,对天鹅座-X区域(约9平方度)开展了6厘米波段的甲醛...
7小时前
000

AI提升南山射电望远镜大气修正精度

受空气密度和水汽含量变化的影响,宇宙中的电磁波在穿越地球大气时传播速度会减慢,从而产生对流层延迟。这种延迟被认为是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定位中的主要误差来源。如何精...
2周前
01960

科研人员破译毫秒脉冲星偏振之谜

在银河系的狐狸座方向,一颗名为PSR B1937+21的宇宙“灯塔”——脉冲星,正以每秒642转的惊人速度旋转。作为1982年发现的首批毫秒脉冲星,PSR B1937+21具有1.558毫秒的超短周期...
2个月前
06960

科学家揭示KOI-1755凌星信号真实来源

KOI-1755是一颗具有本征脉动的恒星,其在美国开普勒空间望远镜(Kepler)观测光变数据中出现了凌星状亮度下降,这一信号来源长期存在争议。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科研人员用Kepler的目标...
2个月前
01,0060

银河系边缘分子云物理性质研究获进展

银河系边缘是研究贫金属环境下分子云与恒星形成的理想场所。与内银河系如太阳系附近区域不同,该区域的分子气体环境缺乏漫长而复杂的恒星形成历史,主要归因于其低气体密度、低金属丰度以及较少受到旋臂扰动的影响...
3个月前
04700

研究揭示超长周期射电暂现源的物理本质

超长周期射电暂现源自转周期高达数千秒,远超传统射电脉冲星的毫秒至数十秒的范围。根据传统脉冲星理论,这些自转极度缓慢的天体应位于射电辐射“死亡线”之下,其自转能不足以产生射电辐射。然而,近年来陆续发现的...
3个月前
06470

蜘蛛脉冲星掩食区磁场强度测量揭示法拉第反转现象

蜘蛛脉冲星是一类独特的毫秒脉冲星双星系统,其特征在于射电波段的掩食现象。在这些系统中,脉冲星的辐射及高能粒子流扫过伴星表面,导致伴星物质逐渐蒸发。这一过程为研究脉冲星演化及毫秒脉冲星形成提供了重要线索...
3个月前
01730

研究揭示太阳耀斑爆发驱动的光球电流时空动力学演化

太阳活动爆发的触发和驱动机制是太阳物理研究核心问题,早期的观测研究主要呈现了耀斑爆发前后磁场结构的演化,例如磁剪切、磁场梯度及磁通量的变化。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观测技术的限制,太阳光球磁场并不能...
4个月前
05020

研究揭示极亮X射线脉冲星或不是具有长周期活动快速射电暴的起源体

快速射电暴(FRBs)是毫秒级强烈射电信号,其在射电波段辐射的能量相当于太阳一天甚至一年释放的总能量。然而,FRB的起源目前尚不明晰。 近期,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研究员王娜团队联合紫金山天文台、广州大...
4个月前
04860

脉冲星辐射几何研究获进展

脉冲星作为高速旋转的中子星,其射电信号通常呈现较窄的轮廓即约占整个脉冲相位的十分之一。因此,科学家难以通过其狭窄的辐射窗口对脉冲星磁层几何结构进行准确限制。但是,具有中间脉冲的脉冲星拥有更宽的辐射窗口...
5个月前
0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