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新闻网

自强不息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黄霞团队合作实现含水聚酰胺膜三维纳米结构观测

(通讯员 郦丹阳)反渗透(RO)膜技术主导的海水淡化和污水再生回用对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RO膜技术的核心在于能够分离水和盐等溶质的半透膜,聚酰胺薄膜复合膜(TFC)材料分离效率优异,在RO...
23小时前
060

清华大学精仪系王波课题组利用高铁沿线既有光缆实现高速铁路健康实时监测

近年来,高速铁路网络快速发展,成为支撑城际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CR450动车组样车进入型式试验阶段,更高的运行时速对高速铁路安全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综合检测列车监测周期较长,难以实...
23小时前
040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何新建实验室揭示拟南芥SAS复合体调控花发育的机制

染色质重塑因子能够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改变核小体的分布和染色质的可及性,通过影响染色质状态调控基因表达,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SWI/SNF类型染色质重塑因子形成多亚基复合体,主...
23小时前
040

清华大学化工系徐军课题组揭示稀溶液结晶的临界晶核尺寸不随溶液过饱和度变化

结晶是无定形基元有序堆积形成晶体的过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和基本的有序化过程之一。结晶过程通常遵循成核-生长路径,成核过程中自由能最高点对应的晶核尺寸被称为临界晶核尺寸。小于临界尺寸的晶核往往会在热涨落...
6天前
0120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王晓红团队在高频超级电容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的快速发展,算力与电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这对电源管理芯片的供电密度和效率提出了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电源管理芯片正朝无源元件片上集成化方向发展,以实现高密度立体三维供电。然而...
6天前
0170

清华大学航院吕存景课题组发现界面自发对称性破缺诱导液体自输运

液滴接触高温固体表面时,会迅速在其底部形成一层稳定的蒸汽膜(图1A),从而有效抑制沸腾,显著降低液滴与表面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使液滴呈现出异常活跃的无规则运动行为——这就是著名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Lei...
1周前
0200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张强锋课题组合作开发单细胞多组学联合分析方法Parallel-seq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人体由30多万亿个功能各异的细胞组成。尽管它们拥有相同的基因组,却因基因表达的差异,在形态、功能和命运上表现出显著多样性。而基因的表达又受染色质可及性等表观遗传机制直接影响——只...
1周前
060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李栋团队合作利用超分辨成像揭示融合蛋白通过相变重塑内膜系统并驱动肿瘤发生的新机制

内膜系统的动态重塑是细胞维持区室化功能及稳态调控的核心生物学过程。近年来,富含内在无序区(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Regions, IDRs)的蛋白质通过液-液相分离(Liq...
1周前
070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多项成果获得2024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

4月19日,2024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成都举行。清华大学牵头项目获得一等奖六项,三位教师获得青年科学家奖。 部分获奖项目介绍: “感知空间-物理空间”一致性理论 多智能体“伴随导航...
2周前
0120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黄霞团队合作提出电场限域合成策略制备高效电催化单原子水处理膜

(通讯员 高一凡)近年来,电催化膜因在水污染治理中的高效性能而备受关注,但其应用受限于膜材料电催化性能的不足。提升催化活性的普遍共识是减小催化剂尺寸,理想状态是将其控制在纳米甚至单原子尺度。然而,在膜...
2周前
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