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方法精准破解羊肉“地理标志密码”
文章导读
羊肉的“出身地”竟藏在4139种代谢物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最新研究揭秘: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与机器学习结合,从五大地理标志产区中筛选出14个关键代谢标志物,构建出溯源准确率高达100%的判别模型。这项突破不仅为羊肉品质保驾护航,更破解了食品产地溯源的“密码”,方法还可推广至其他农产品。想了解机器学习如何化身“舌尖侦探”,精准锁定羊肉真实产地?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将非靶向代谢组学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成功构建了羊肉产地精准判别模型,为羊肉产地精准溯源提供了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食品化学:X(Food Chemistry:X)》。
受肉羊品种和饲养环境影响,羊肉品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因此地理标志产品深受消费者信赖。建立精准的产地溯源技术,是保障肉品品质与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举措。
研究人员对我国五大地理标志羊肉产区样本进行分析,鉴定出4139种代谢物,并进一步筛选出14个关键代谢标志物。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科研人员成功构建了羊肉产地判别模型,该模型溯源准确率达到100%。研究结果为我国羊肉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构建的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可用于其他食品的产地溯源与真实性鉴别。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通讯员 杜坷)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chx.2025.102856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