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刘建波团队研究氮-单氟甲基酰胺合成方法新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刘建波团队首次实现氮-单氟甲基酰胺的通用性合成,反应以AgF为氟源,直接将酰氯转化为N-CH2F酰胺,并保留原料手性。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可实现四种类型反应,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并成功应用于肽键修饰及药物改造,如青霉素和扑热息痛。稳定性测试表明,产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中保持较高稳定性。该成果已发表于《自然·化学》。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通讯员康峻鸣)近日,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刘建波团队首次实现了氮-单氟甲基酰胺的通用性合成。反应以AgF为氟源,通过亚胺的连续酰化和氟化,将酰氯直接转化为相应的N-CH2F酰胺,同时保留了起始原料羧酸和胺的手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

中山大学刘建波团队研究氮-单氟甲基酰胺合成方法新进展

研究发现,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加料顺序,实现了四大类型反应(烷基亚胺+芳基酰氯、烷基亚胺+烷基酰氯、芳基亚胺+芳基酰氯、芳基亚胺+烷基酰氯),并具有广泛的官能团兼容性。该反应还能应用到肽键的选择性N-CH2F修饰,并修饰青霉素、扑热息痛等药物,拓展了化合物库,促进了拟肽药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设计。

稳定性实验证明,产物在生理环境中24小时仍有60-100%的剩余,酸性(pH 2.0)环境下12小时仍存留44-85%。研究团队表示,该方法有望推广至大多数仲酰胺的单氟甲基化修饰,推动药物设计和放射性药物的18F标记。

该文章的第一单位、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均为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刘建波副研究员为最后通讯作者,张祥松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57-025-01767-2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