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揭示肌营养不良症核心关联蛋白全貌结构
文章导读
你知道每5000名新生男孩中就有一个可能携带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缺陷吗?2024年12月,西湖大学团队在《Nature》发表颠覆性突破——他们首次揭开了致病核心蛋白的3D折叠密码!这项用冷冻电镜完成的史诗级研究,耗时3年从小鼠肌肉中"捕捉"到完整的肌营养不良蛋白糖蛋白复合体(DGC),破解了此前30年仅知碎片结构的医学谜题。研究不仅发现致病突变集中攻击蛋白间的墙裂相互作用界面,更暗示β-螺旋塔状结构可能像脚手架般撑起肌肉免受损伤。当科学界首次看清这个"肌肉守护者"的完整面容时,精准治疗的新曙光正悄然升起,或将重塑数万患者的家庭命运。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2024年12月11日,据Nature网站消息,西湖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肌营养不良症核心关联蛋白——肌营养不良蛋白糖蛋白复合体(dystrophin glycoprotein complex,简称DGC)的高分辨全貌结构,填补了该领域近30年的研究空白,为理解肌营养不良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全新见解。相关研究成果以“Structure and assembly of the dystrophin glycoprotein complex”为题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类遗传性疾病,表现为进行性骨骼肌无力和退化。其中,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是最严重的亚型之一,源于DGC中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的突变,目前尚无高效的治愈手段。尽管DGC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但其完整结构至今仍未被完全解析,仅有部分亚基结构被揭示,这严重阻碍了对DGC组装机制、功能特性以及肌营养不良症发病机制的全面理解,延误了高效精准治疗方法的开发。近日,西湖大学的研究团队在DGC结构信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从小鼠骨骼肌组织中分离出了内源性DGC复合体,并成功解析了其高分辨率结构,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在明晰DGC之后,研究团队深入探究了DGC的组装机制,发现了蛋白亚基之间相互作用的新模式。此外,研究还聚焦于肌营养不良症相关的致病突变位点,指出这些突变多位于蛋白亚基的相互作用界面及β–螺旋塔状结构(ECD塔)内部。这为理解肌营养不良症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更为详尽的见解,也为开发针对性治疗方法开辟了新路径。这项研究深化了对DGC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是肌营养不良症研究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为肌营养不良症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