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丙烷脱氢催化新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我国学者在丙烷脱氢催化新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共进料氢气促进氧化镓基丙烷脱氢催化剂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121004、22122808、U1862207)等资助下,天津大学巩金龙教授团队在丙烷脱氢催化剂创制和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介稳态镓氢化物介导丙烷临氢脱氢(Metastable gallium hydride mediates propane dehydrogenation on H2 co-feeding)”为题,于2024年1月2日刊发在《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57-023-01392-x。

  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之一,作为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丙烷脱氢(Propane dehydrogenation)因产品单一性好、经济效益高、石油依赖性低等成为当前备受瞩目的丙烯生产技术。然而,作为强吸热反应,丙烷脱氢制丙烯受热力学平衡限制,需在高温下进行,易导致催化剂结焦失活。因此,创新丙烷脱氢催化剂及工艺,抑制结焦并延长催化剂寿命,是提升丙烯生产效率的重要一环。

  该研究团队基于对催化剂表面氢物种的观察和认识,提出“氢化物介导催化”机理,发现在氢气共进料条件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面形成介稳态氢化物,既有效抑制结焦又增强了活性位点的碳氢活化能力,同时提升了丙烷脱氢活性和选择性。基于此,该团队构建了金属氧化物临氢催化反应体系,通过氢气分压调控了催化剂表面氢化物覆盖度,建立了定量描述氢化物覆盖度与丙烯生成速率之间关系的动力学模型。在该模型指导下,创制了微量贵金属和碱金属修饰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进一步增加了催化剂表面氢化物覆盖度,提升了丙烯生产效率。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相关文章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