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病性受病毒和微生物影响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软件著作权申请198元全包
文章导读
水稻为何会突然“免疫力下降”?一种常见病毒在暗中操控!中国农科院最新研究发现,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不仅能直接致病,还会悄悄改变水稻根际的细菌群落,富集特定微生物并影响土壤代谢物,进而削弱或增强抗病能力。这一发现揭示了病毒、植物与根际微生物之间复杂的“三角关系”,为破解水稻病害周期性暴发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更关键的是,未来或可通过调控根际微生物来提升水稻抗病性,少打农药也能稳产高产。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水稻抗病性受病毒和微生物影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毒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研究发现,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参与调控寄主根际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进而影响水稻抗病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组(Microbiome)》上。

由介体昆虫传播的病毒病是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重大病害之一,具有周期性暴发的特征,给病害的预测和防控带来巨大挑战。根际微生物不仅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还与植物的抗病性密切相关,深入了解病毒感染如何改变寄主根际微生物群落,对理解病毒病周期性暴发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发现,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感染显著改变了水稻根际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并且这种变化因种植地点、年份、发育阶段和水稻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病毒感染引发了氢嗜菌在水稻根际的富集,并促进代谢物,如甘油磷酸酯、氨基酸和类固醇等物质在土壤中的积累,进而调控了水稻抗病性。该研究不仅为探索病毒-植物-土壤微生物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为通过调控根际微生物群落来提升作物抗病性提供了潜在策略。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 郭建英)

原文链接:https://microbiome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168-024-01910-0

© 版权声明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