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提出电-力联合刺激系统助力提升类生命机器人驱动能力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近年来,由生命系统与机电系统在分子、细胞和组织等多尺度融合而成的类生命机器人迅速发展,并在组织工程、器官芯片和医疗等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

构建类生命机器人常用的生物材料包括心肌细胞、人工骨骼肌组织、昆虫背血管组织、微生物等。人工骨骼肌组织因具有良好的尺寸可扩展性、可控性和潜在的高驱动力而被广泛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科研人员受人类骨骼肌训练模式启发,开发出电-力共刺激系统,可提升人工骨骼肌组织的驱动性能。

在人体中,骨骼肌组织从胚胎到成年,均受到神经电刺激和机械刺激的共同训练或维持。该团队模仿人类骨骼肌在神经电脉冲刺激下,克服外界负载进行收缩的自然训练模式,同时施加电刺激和动态机械刺激,以提升人工骨骼肌组织的蛋白分化率和收缩性能,实现类生命机器人的快速驱动。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训练的人工骨骼肌组织蛋白分化率提升约50%,收缩力最大提升约98%,展现出与天然骨骼肌类似的成熟肌节机构。在低负载条件下,人工骨骼肌组织驱动部分的最大收缩应变可达18%,接近天然骨骼肌的收缩应变,表明其至少有一个维度接近天然骨骼肌性能。研究发现,这一人工骨骼肌组织驱动的仿毛毛虫机器人能够以最大2.38mm/s的速度运动,刷新了公开资料中由人工骨骼肌组织驱动的类生命机器人的速度纪录。

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新研究提出电-力联合刺激系统助力提升类生命机器人驱动能力

封面文章

新研究提出电-力联合刺激系统助力提升类生命机器人驱动能力

系统示意图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