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王祥/资环学院汪杰团队在土壤碳过程研究中取得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出版检索稳定,快至7天录用

近日,土地学院王祥教授课题组联合资环学院汪杰副教授在土壤学权威期刊《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在线发表了题为《Multitrophic interactions support belowground carbon sequestration through microbial necromass accumulation in dryland biocrusts》的研究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王祥/资环学院汪杰团队在土壤碳过程研究中取得进展

本研究通过野外实地采样,使用氨基糖作为微生物残体的标记物,通过环境DNA测序技术确定了多营养级群落组成,支持了多营养相互作用可以介导微生物残体碳积累。通过共现网络,发现裸土样本的多营养网络比生物结皮土壤表现出更大的复杂性,特别是对于同营养级内的原核生物的网络。负向的同营养级内相互作用与微生物残体碳积累负相关,而负向的跨营养级相互作用与残体碳积累正相关。同营养级内合作和跨营养级间的捕食作用可能是微生物残体碳积累的重要驱动因素,强调了土壤动物群对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提出土壤微食物网内多营养级相互作用决定了微生物残体碳的积累新机理,证明了土壤多营养相互作用塑造了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积累,该研究加深了土壤生物的生命循环如何影响半干旱生态系统土壤碳过程的理解。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王祥/资环学院汪杰团队在土壤碳过程研究中取得进展

土壤微食物网结构和相互作用。(A)生物结皮土壤的微食物网网络(左)和裸土的微食物网网络(右)。(B)微食物网中同营养级关联(WTA)和跨营养级关联(CTA)的比例。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石佳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王祥教授和资源与环境学院汪杰副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多学科征稿、征稿主题广 | 免费主题匹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三届机器学习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CONF-MLA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立即查看超全会议列表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