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崇福:做燃到最后依旧笔挺的烛芯

应崇福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供图 “我敢碰从来没碰过的东西,我大概有这个天分。”回顾初探超声学研究领域的历程,中国超声学研究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应崇福这样写道。 他有一个关于科研的“搭窝棚”论,认为...
8个月前
02490

纳米界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十大学者!

纳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只有“十亿分之一米”,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直径的万分之一。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商品早就带上了“纳米”二字。从“纳米能量杯”到“纳米内裤”,从手机的7nm芯片到科幻电影中的“纳米战...
8个月前
02490

他们的青春围着“一口锅”转

专家在“中国天眼”馈源舱前进行现场考察(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这些改变中国样貌的工程师】 与“中国天眼”来一次“亲密接触”,太不容易。 从贵阳一路向南,驶上盘山公路,至少要翻过五...
8个月前
02460

张永亮:在最高最冷的地方采冰芯

2020年,张永亮在阿尼玛卿山5800米垭口钻取冰芯。 2004年,张永亮(左一)等参加第21次南极科考。受访者供图 “在最高、最冷、最危险的地方做最苦的事。”回顾自己二三十年来的工作,张永亮用了“四...
8个月前
02440

黄万波:与古人类“有个约会”

9月14日,黄万波(左一)与考古发掘队队员在仔细观察刚出土的化石。(除注明外,本文图片均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唐奕 摄) 黄万波在家中编辑打磨PPT。(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周文韬 摄) 黄万波与考古发掘队队员...
8个月前
02430

张懿:踔厉奋发 “懿”心报国

张懿 张懿(右四)与科研团队在实验室。 2006年,张懿(右三)在山西铝厂指导工作。 2007年,张懿(左一)与陈家镛院士(中)、李佐虎研究员在示范工程现场。 2003年,张懿在重庆示范工程现场。 张...
8个月前
02430

吴文俊:创中国方法 为世界算数

开栏语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我国科学技术奖励中的最高荣誉,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8个月前
02400

她,一个世纪的传奇

何泽慧 研讨会开始前,人们聚集在幕布前。高能物理所供图 3月16日,周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物理所)主楼前,巨大的红色幕布上印着一位白发老太太的照片。 聚集于此的长者和年轻人,都称...
8个月前
02400

用专注回答科学问题

周俭民在实验室观察实验样品。赵永新摄 2023未来科学大奖的“生命科学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周俭民与他的合作者西湖大学教授柴继杰,奖励两位科学...
8个月前
02400

郄秀书:“操控”雷电的女科学家

郄秀书(右三)和她的团队。受访者供图 郄秀书被同事和朋友们戏称为“雷母”,是可以“操控”雷电的女科学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郄秀书因在“青藏高原雷暴以及雷电与人工引雷研究方面的突破性...
8个月前
02370

中国最火“神仙”教授,来自这些大学!

15岁考上中科大少年班,24岁博士毕业,26岁成为中山大学副教授,28岁已经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知名期刊上发文20余篇,还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广东气象科技杰出青年奖等荣誉……近日,拥有“开...
8个月前
02350

曹宏斌:为工业增添一点“绿”

曹宏斌在位于新疆吐鲁番的工程现场。受访者供图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跨越式发展,重化工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减污降碳、提质增效,这一八字方针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工业领域绿...
8个月前
02350

以爱国奉献铸就新中国科学丰碑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本版特整理三组稿件,分别从爱国奉献、创新求实、协同育人等方面展现科学家精神的不同维度,每组精选几位老科学家的故事,以他们的求索之路、学术坚守与...
7个月前
02340

永怀归来

9月21日晚,天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上,著名演员林永健扮演“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讲述了郭永怀为发展中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的重...
8个月前
02330

丁健: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

丁健(左二)在实验室工作。上海药物所供图 10月23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药物所)研究员丁健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作为我国肿瘤药理学...
8个月前
02310

这辈子与地图结缘

陈昱在翻阅地图集。人民日报记者王永战摄 年过九旬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原研究员陈昱,从事地图编制工作数十年,从国家地图集到省份地图集,从遥感地图集到专题地图集,从纸质地图集到电子...
8个月前
02300

克尽厥职 迤逦前行

20世纪90年代,唐克丽任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时留影。 2005年,唐克丽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唐克丽工作照。 唐克丽(1932— ) 上海人,1954年毕...
2周前
02290

谭贤君:快乐的“地下工作者”

谭贤君 受访者供图 西藏林芝,波密县扎墨公路旁,岗日嘎布山巍峨耸立,山脚下的嘎隆拉隧道如同打开了一扇神秘的大门,缓缓通向曾长期“与世隔绝”的墨脱县。 这里,正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武...
8个月前
02290

从海子山出发!

“拉索”项目全景。高能所供图 开栏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中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铸就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新时代,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
8个月前
02280

张文敬:一直在行走的冰川“科普家”

1998年,张文敬在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途中。受访者供图 记者与张文敬联系采访时,他正在为米仓山之行做准备。那里计划举行一场公益活动,张文敬将作为嘉宾出席。由于米仓山位于他的家乡四川省旺苍县,因此...
8个月前
02260

竺可桢:抗战初期“文军长征”的总司令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淞沪会战打响后,杭州频频遭受敌机轰炸。国难当头,为了积蓄救亡图存的教育科研力量,当年11月,浙江大学开始了颠沛流离的西迁之路。 从杭州出发,迁移4次,历时2年多,跋涉26...
2个月前
02250

季羡林:今天抄了一天毕业论文,手痛

提到季羡林先生,你的印象是什么? 1、“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2、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佛学家,社会活动家; 3、掌握多门外语技巧,“英德梵俄法巴利吐火罗文”统统不在话下; 4、千...
2个月前
02220

扎根科学岛 逐梦“种太阳”

世界首台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 EAST。等离子体所供图 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一座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小岛——科学岛上,一项创纪录的实验正在开展。40多年来,可控核聚变这一人类清洁能源的终极梦想...
8个月前
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