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授时中心”),前身是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成立于1966年,是我国唯一的专门、全面从事时间频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承担着我国国家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建设和运行着的长短波授时系统是我国的第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了国内唯一的天地一体星地综合卫星导航授时试验平台,为我国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授时中心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在西安航天产业基地、渭南蒲城设有科研单元,另有授时发播台、授时监测站、测定轨站分布在全国。主要开展量子频标、时间保持、守时理论与方法、高精度时间传递与精密测定轨、时间频率测量与控制、时间用户系统与终端、导航与通信等研究工作。
国家授时中心拥有国内第一、世界第三规模的守时原子钟组,负责确定和保持我国的国家标准时间(UTC(NTSC))和原子时标准(TA(NTSC)),并代表我国参加国际原子时合作,产生和保持的国家标准时间与国际协调世界时UTC的偏差数值保持在3ns以内,时间频率保持的稳定性以及对国际原子时计算的权重贡献均位列全球前三位。
1970建成BPM短波授时台,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为我国提供标准时间和标准频率信号服务;上世纪七十年代,应国家需求建设BPL长波授时台,1986年通过由国家科委组织的国家级技术鉴定后正式发播,将我国的授时精度由毫秒量级提高至微秒量级,使我国授时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该项目198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五十多年来,国家授时中心先后建成了短波、长波、低频时码、电话、网络以及通信卫星授时系统,为我国通信、电力、交通、测绘、航空航天、国防等诸多行业和部门提供了可靠的高精度授时服务,同时采用GNSS共视、卫星双向、GNSS PPP等多种手段为重要用户提供点对点的超高精度时间频率服务,基本满足了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需求。
国家授时中心长期开展守时原子钟、星载原子钟、铯原子喷泉钟和锶原子光钟等多种类原子频率标准的研制工作,为自主可控和高性能的国家标准时间产生、实时自主标校提供了基础支撑,为天、地多场合时间基准的建立提供了丰富技术储备;创新研制了性能国际先进的精密频率测量设备;提出并建成“中国区域定位系统”,满足了国家急需;实现的卫星导航系统时间、信号、轨道性能测试评估系统和天地一体星地综合卫星导航授时试验平台,为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新时代,国家授时中心勇挑重担,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建设等重大任务,已成为国家时空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国家授时中心将从国家战略和安全出发,瞄准时间频率学科前沿,继续深入、系统地进行时间频率和导航技术创新研究,把国家授时中心建设成为我国时频基准、授时体系和卫星导航的研发基地,为国家关键科技基础设施、重要战略装备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使我国时频研究和授时服务能力整体跻身世界前列。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简称自动化所)成立于1956年,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为主要定位,是中国科学院率先布局成立的“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的总体牵头单位,是我国最早开展智能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创新性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学院”牵头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是我国生物信息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在数据管理、科研创新、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着我国生物信息学的进步与发展。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是一个依托大科学装置,主要从事重离子物理基础和重离子束应用研究、相应发展先进粒子加速器及核技术的基地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3月1日,是一所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的综合性研究所。所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中国科学院软件园区。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前身系吴仲华先生1956 年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目前已经建设成为以“动力与电气工程”和“能源科学技术”并举的战略高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电子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微电子科学技术与集成电路领域的重要研发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专业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创新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所的目标定位是针对国家生物安全的战略需求和人口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依托中国科学院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团簇平台,重点开展病毒学、新兴生物技术及生物安全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在临潼经常能路过但是进不去,感觉好神秘🤔
3纳秒的偏差,这数据听着都头皮发麻,科技真是日新月异
希望多科普下时频技术在北斗中的应用,普通人对这块了解太少了
微秒级的授时精度太夸张了,想想从毫秒时代走过来不容易
小时候就听爷爷说短波收音机里报时的滴声是他们发的,没想到发展到今天这么先进了
量子频标研究这块现在做得怎么样?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原来北京时间就是这里出来的,涨知识了!👍
国之重器啊!时间精度这么高真的牛,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值得我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