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1月,是国立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现有正高级人员115人,研究生导师183人。拥有院士1人,973计划或国家重点研发任务项目首席科学家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国家基金重大项目2个、创新群体1个,拥有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目标,研究所以“立足岛礁、深耕南海、跨越深蓝”为使命定位,以实现国家意志、完成国家使命,支撑南海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南海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为战略目标,主攻南海及热带大洋海洋动力过程与环境效应、南海岛礁可持续发展、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锚准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着力突破海洋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建成国际水平的热带海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移转化三个高地,为保障我国海洋权益作出贡献。
重点学科领域:热带海洋环境动力与生态过程、边缘海地质演化与油气资源、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和海洋环境观测体系及其关键技术。
设有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与广州地化所共建)、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应用海洋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微生物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岛礁综合性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海外基地)以及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与海洋环境工程中心等。拥有广东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南三亚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南西沙海洋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湛江海洋经济动物实验站、粤东上升流区海洋生态系统综合观测研究站(汕头海洋植物实验站)和南沙海洋生态环境实验站。有“实验1”“实验3”“实验6”3艘大型海洋科学考察船和一个淡水码头。拥有仪器设备公共服务中心、海洋环境检测中心、南海海洋生物标本馆和海洋信息服务中心。南海海洋所牵头,联合广州能源所和华南植物园等24家研究所筹建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联合自然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50家单位筹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获科技部批准建设中国–斯里兰卡热带海洋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申建工作推进顺利。
近60年来,南海海洋所共取得科研成果近800项,获国家、中国科学院、部委和省市级成果奖260项,相关科技创新团队荣获中共中央授予的“模范集体”称号(2018年);代表性成果有“热带海洋微生物新型生物酶高效转化软体动物功能肽的关键技术”、“热带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利用技术”、“南海与邻近热带区域的海洋联系及动力机制”和“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资源环境和权益综合调查研究”等。目前主持、承担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A、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国家基金项目等300余项。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学术联系与合作,重点发展与欧、美、日、澳等海洋科学发达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斯里兰卡与斯方共建中国科学院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
南海海洋所是中国科学院及全国海洋科研机构首家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科研单位,拥有“工程勘察证书(海洋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测绘资质证书(乙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包括检验检测机构计量认证)”等。每年承担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或院地合作项目100余项。是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物理分会、广东海洋湖沼学会、广东海洋学会等的依托单位。编辑出版《热带海洋学报》(核心期刊)。曾获广东省“文明单位”和广州市“文明单位”。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设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地理学、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于2002年由原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和原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整合组建而成。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广州能源所定位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主要从事清洁能源工程科学领域的高技术研究,并以后续能源中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主要研究方向,兼顾发展节能与能源环境技术,发挥能源战略的重要支撑作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上海天文台以天文地球动力学、天体物理以及行星科学为主要学科方向,同时积极发展现代天文观测技术和时频技术,努力为天文观测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持。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以黄土-粉尘-气溶胶为纽带,开展环境变化的过程、规律、机制、趋势与可持续性研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为国际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做出创新性贡献,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网站涵盖了科研进展、综合新闻、学术活动、人才招聘等丰富内容,全面展示了研究所的科研实力与发展动态。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为“科学史所”)是中国科学院内少数兼具科学与人文的综合性基础研究单元,属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性建制,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三大综合性科学技术史研究机构之一。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岩土所)创建于1958年,是专门从事岩土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工程应用背景为特征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不知道有没有针对普通市民的科普讲座?想了解一下南海生态保护的最新进展
这么多科考船和实验室,感觉能解决很多南海实际问题,期待在海洋污染治理方面的新成果👍
作为一名海洋科研工作者,看到南海所的科研实力真心佩服,特别是热带海洋环境研究这块对我们做珊瑚礁保护很有参考价值
希望研究成果能真正造福沿海居民,特别是渔业资源保护这块
渔业资源保护确实很重要!我老家就在沿海,这几年明显感觉鱼少了,希望研究所能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这么多科考设备,要是能直播科考过程就更有意思了
要是能开放一些科普活动就好了,想带孩子去长长见识
南海海洋所的科研实力真不是盖的,这么多重点实验室!
60年的老研究所了,科研成果真是丰富,希望能继续保持创新精神!
这么多科考船,不知道平时都在哪些海域活动啊?
南海研究真的很重要,希望能在海洋污染治理方面多出成果!
国家在南海的战略真的需要这样的顶级科研机构支撑,支持!👍
如果能把这些科研成果转化成民用技术就太棒了,期待更多实用性的研究成果
看介绍感觉资金很充足啊,各种高级设备,希望别浪费国家经费
这些设备看起来确实很先进,但科研经费还是要用在刀刃上啊,希望能多出实质性成果
热带海洋生物研究这块特别有意义,能开发新药就造福很多病人了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研究确实很有前景,期待能出更多实用成果!👍
这么多重点实验室,随便列举就十个以上…这也太猛了吧
60年历史的老牌研究所了,想不到在斯里兰卡还有合作中心,国际化做得不错
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真正用在保护南海生态环境上,现在海洋污染太严重了
海洋保护刻不容缓,相信研究所一定会在这方面做出更多贡献!
看到有这么多科考船,好想去参观一下,不知道有没有开放日什么的😊
确实很想去看看,听说他们的科考船设备都很先进,应该很有看头~
我也想去参观科考船!要是能组织开放日就好了,肯定特别有意思😊
专门研究热带海洋环境,这个方向很不错,毕竟南海对我们国家太重要了
南海海洋所的科研实力真的好强啊,这么多国家级实验室和项目,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