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7个月前发布 502 7 0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始建于1952年,由长春光机所与长春物理所于1999年整合而成,是新中国在光学领域建立的第一个研究所。

所在地:
中国
收录时间:
2025-02-25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软件著作权申请198元全包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始建于1952年,由长春光机所与长春物理所于1999年整合而成,是新中国在光学领域建立的第一个研究所。  

建所70年来,长春光机所在以王大珩院士、徐叙瑢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的带领下,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等多种先进仪器设备,创造了十几项“中国第一”;组建、援建了10余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单位,并为其输送了2700多名各类专业人才;有28位在本所学习或者工作过的优秀科学家当选为两院院士,并涌现出“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等众多英模人物;先后参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长春光机所园区现位于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包含产品研发区、试制生产区、成果转化及国际合作区、研究生教育区和科研支撑区。园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配套设施齐全,多数科研条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受地方政府委托运营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器、半导体激光技术创新中心、长春智能光谷产业园等产业园区,总建筑面积超70万平方米。长春光机所现有18个研究部室,拥有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5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2个国际联合实验室。

长春光机所现有在职职工25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各类领域专家300余人次,高级职称员工900余人。在职事业编员工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超91%,其中博士50%、硕士41%。

建所70余年来,长春光机所为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共取得科研成果2000余项、获授权专利3000余项,国家级科技奖励115项,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34项,其它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20项,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单位”等多种国家级荣誉称号。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线,主要从事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和精密机械与仪器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多学科、综合性、基地型研究所。

展望未来,长春光机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高质量完成“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任务,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研产学并举”发展道路,聚焦光电技术创新,引领精密仪器与装备领域的成果转移转化,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培养高级创新人才,成为国际一流的精密仪器与装备创新研究基地。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通过前沿学科交叉,把纳米科技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以及化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实现微电子技术到纳米电子技术的无缝过渡;开发智能型微观医疗诊断技术和微观治疗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新型的电子,离子和带电分子在固体,液体和大分子中的运动方式,来设计新的固体纳米器件,合成新型分子器件和分子互联线,在此基础上通过模仿人类和其他动物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处理方式来设计构造新型计算机;利用纳米材料生长技术和纳米器件制造技术,利用相位控制工程,研究和开发纳米尺度二维和三维无源或有源的声场,毫米波,红外光波,紫外和X射线的相控发射,接收和成像系统。利用这种系统,结合动物昆虫的复眼等仿生技术,对运动目标进行全息成像,关联存储,模式识别,形成对多个运动目标的闭环监控,这将成为微观医疗设备领域,航空航天,汽车防撞系统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利用高精度纳米材料生长和工艺技术手段,来改进传统微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提高集成电路产品性能,特别是提高微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重点研究热带边缘海海洋水圈-地圈-生物圈圈层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特征与演变规律,探讨其对资源形成和环境变化的控制和影响,发展具有南海特色的热带海洋资源与环境过程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以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海-陆-气相互作用与环境安全、边缘海与大洋板块相互作用和岛礁工程环境保障为战略主题,聚焦生态文明和国防安全建设工程,着力突破海洋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学科领域:热带海洋环境动力与生态过程、边缘海地质演化与油气资源、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和海洋环境观测体系及其关键技术。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7 条评论

  • 感动的泪滴
    感动的泪滴 游客

    去过科技馆看到他们研制的仪器设备,精密程度让人叹为观止,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制造!

    河北省石家庄市
    回复
  • 电音小王子Leo
    电音小王子Leo 游客

    91%研究生学历…这是不是国内科研院所里学历最高的团队之一了 👍

    江苏省无锡市
    回复
  • 孤星寒月
    孤星寒月 游客

    蒋筑英先生的事迹我读过很多遍,每次都被深深感动。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

    江苏省徐州市
    回复
  • 旅途漫漫
    旅途漫漫 游客

    看着科研成果数据,突然想问:现在有啥民用技术是从这里转化出来的吗?

    吉林省松原市
    回复
  • 光速讯息
    光速讯息 游客

    70年坚持科研创新真的不容易,特等奖5项简直太强了!

    四川省成都市
    回复
  • 篾匠董
    篾匠董 游客

    作为一个长春人,每次路过光机所都觉得特别骄傲 😊 希望将来有机会去参观学习

    吉林省延边
    回复
  • 漂泊者日记
    漂泊者日记 游客

    光机所真牛!为国家光学事业培养了一代代人才,致敬!

    北京北京市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