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

2个月前发布 25 0 0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3月1日,是一所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的综合性研究所。所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中国科学院软件园区。

收录时间:
2025-02-20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3月1日,是一所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的综合性研究所。所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中国科学院软件园区。

从五位筹建者,到现在的千余名师生员工;从借用房间做研究,到如今拥有三栋科研楼;从最初44万元年度经费,到现在约10亿元的年度经费;从仅有两台16位微型计算机,到如今形成了以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龙头的基础前沿研究、软件高技术研究和软件应用研究三大科研体系,建立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重点学科领域和相关学科方向的学科布局。软件所人秉承“创新求实,永竞一流”的精神,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不断迈上新台阶。

软件所有软件基础研究部、软件高技术研究部、软件应用研究部和软件发展研究部等四个研究部以及总体部,集中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厚、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软件所现有在职职工1216人,其中科技人员977人、管理支撑人员82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8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

软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3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计算机技术领域)博士学位培养点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共有在学研究生634人(其中博士生273人、硕士生361人)。并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有在站博士后40人。

软件所积极参与院地、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内许多省市,国际上美、欧、日、澳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中国密码学会密码算法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智慧化专业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挂靠在软件所。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有《软件学报》、《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系统应用》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ftware and Informatics》。

建所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以来,软件所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获院、省部级以上成果奖46项(仅统计为第一完成单位),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项、三等奖2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领域第1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出自软件所。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通过前沿学科交叉,把纳米科技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以及化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实现微电子技术到纳米电子技术的无缝过渡;开发智能型微观医疗诊断技术和微观治疗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新型的电子,离子和带电分子在固体,液体和大分子中的运动方式,来设计新的固体纳米器件,合成新型分子器件和分子互联线,在此基础上通过模仿人类和其他动物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处理方式来设计构造新型计算机;利用纳米材料生长技术和纳米器件制造技术,利用相位控制工程,研究和开发纳米尺度二维和三维无源或有源的声场,毫米波,红外光波,紫外和X射线的相控发射,接收和成像系统。利用这种系统,结合动物昆虫的复眼等仿生技术,对运动目标进行全息成像,关联存储,模式识别,形成对多个运动目标的闭环监控,这将成为微观医疗设备领域,航空航天,汽车防撞系统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利用高精度纳米材料生长和工艺技术手段,来改进传统微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提高集成电路产品性能,特别是提高微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