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于 1958 年,主要研究方向是机器人、智能制造与光电信息技术。研究所拥有正式员工 1400 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 3 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600多人。研究所在沈阳拥有南塔街和创新路两处所区。
六十多年来,沈阳自动化所在自动化科学与工程领域不断探索,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各部委及地方奖励 300 余项。作为中国机器人事业的摇篮,在中国机器人事业发展历史上创造了二十多个第一,引领了中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发展,成功孵化了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 10 余家高技术企业。
1999年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以来,沈阳自动化所着眼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凝练研究方向,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着重开展创新研究,在机器人学、工业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及自动化、特种机器人、先进光电技术与系统、无线传感与通信技术、机器人化工艺装备及智能产线等研究与开发方面取得大批成果,形成技术领先优势。
2014 年,研究所深入贯彻“率先行动”计划,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围绕产业链,打通创新链,形成了“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检测评估、标准制定”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今天的沈阳自动化所已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化科研与工作条件、具有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队伍的国立科研机构,是“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辽宁)”等十多个国家和省部级平台的依托单位,主办中国科技核心刊物《机器人》和《信息与控制》。研究所拥有博士培养点 5 个、硕士培养点 8 个,博士后流动站 2 个。沈阳自动化所以为国家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基础为发展理念,向着成为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向着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知名的国立科研机构为目标奋进。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前身系1940年8月在重庆北碚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目前是全国唯一以湖泊-流域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立综合研究机构,主导着中国湖泊科学的发展方向,并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简称南京土壤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为1930年创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简称上海技物所)创建于1958年10月,是集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一体的综合型研究机构。上海技物所以红外物理与光电技术研究为定位,以红外光电新材料、新器件、新方法等作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发展先进的航空航天有效载荷、红外凝视成像及信号处理、红外焦平面及遥感信息处理等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电子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微电子科学技术与集成电路领域的重要研发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以黄土-粉尘-气溶胶为纽带,开展环境变化的过程、规律、机制、趋势与可持续性研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为国际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做出创新性贡献,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以下简称烟台海岸带所)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烟台市共同筹建的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级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是我国生物信息领域的关键力量,在生命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是他们《信息与控制》期刊的忠实读者,每期都能看到不少前沿研究
听说最近在搞芯片制造设备国产化?这才是卡脖子问题的解决之道 👍
刚去官网看了下招聘信息,感觉对本科生不太友好啊…
新松机器人就是从这出来的吗?听说技术特别厉害!
《机器人》这本期刊在哪里可以订阅?想看看最新研究成果。
新技术研发还是得靠国家队引领啊,民营企业太难了。
沈阳有这么强的科研院所,东北振兴还是很有希望的。
东北确实需要这样的王牌科研院所留住人才,发展产业集群
记得以前参观过他们水下机器人的展厅,确实牛!
制造业智能化大趋势下,这种研究所越来越重要了。
国字号实验室就是不一样,毕业后想投简历试试。
1400多个员工规模不小了,不知福利待遇如何😊
年轻人要是能进这样的研究院就太好了,比互联网大厂有前途多了
新松机器人是不是就是从这里独立出去的?👍
水下机器人这块做得怎么样啊?最近在研究这个方向。
海底电缆巡检用的机器人就是他们研发的吧?经常在新闻里看到
沈阳自动化所真是国之重器啊!从小听老师讲机器人就提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