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3月1日,是一所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的综合性研究所。所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中国科学院软件园区。
从五位筹建者,到现在的千余名师生员工;从借用房间做研究,到如今拥有三栋科研楼;从最初44万元年度经费,到现在约10亿元的年度经费;从仅有两台16位微型计算机,到如今形成了以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龙头的基础前沿研究、软件高技术研究和软件应用研究三大科研体系,建立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重点学科领域和相关学科方向的学科布局。软件所人秉承“创新求实,永竞一流”的精神,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不断迈上新台阶。
软件所有软件基础研究部、软件高技术研究部、软件应用研究部和软件发展研究部等四个研究部以及总体部,集中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厚、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软件所现有在职职工1216人,其中科技人员977人、管理支撑人员82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8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
软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3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计算机技术领域)博士学位培养点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共有在学研究生634人(其中博士生273人、硕士生361人)。并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有在站博士后40人。
软件所积极参与院地、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内许多省市,国际上美、欧、日、澳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中国密码学会密码算法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智慧化专业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挂靠在软件所。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有《软件学报》、《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系统应用》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ftware and Informatics》。
建所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以来,软件所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获院、省部级以上成果奖46项(仅统计为第一完成单位),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项、三等奖2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领域第1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出自软件所。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简称上海技物所)创建于1958年10月,是集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一体的综合型研究机构。上海技物所以红外物理与光电技术研究为定位,以红外光电新材料、新器件、新方法等作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发展先进的航空航天有效载荷、红外凝视成像及信号处理、红外焦平面及遥感信息处理等技术。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拥有实验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海洋环流与波动、海洋地质与环境、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5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以及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深海研究中心,建有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海洋生物制品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牵头组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2个功能实验室,设有学会联合办公室、文献信息中心、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公共技术中心、海洋科学大数据中心、海洋观测网络管理中心、中科院海洋生物标本馆7个研究支撑单元。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网站主要对科研成果,合作交流,人才招聘、科普教育、专业资料参考、珍稀植物、植物数据库、植物志、GIS、植物生物地理、分子生物学、植物化学、北京植物园、中国标本馆、种质资源库、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植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介绍。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坚持创新驱动与需求牵引相结合、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并重,聚焦新能源与先进储能、新生物、新材料领域,开展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和系统集成重大创新研究,突破领域前沿科学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提供重大创新成果和系统解决方案,在满足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不断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青岛能源所拥有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工程共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生物与医药、化工与材料两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形成了涵盖生物、化学、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学科培养体系。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是从事内陆水体生命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其前身是1930年1月在南京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1934年7月改名为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1944年5月又分建成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简称“广州地化所”)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于1987年整建制搬迁部分学科、研究室与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合并成立的广州分部。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简称上海硅酸盐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
希望能多公开些技术成果,让更多人受益!
每年10亿经费真是让人眼红啊,不过科研成果确实对得起这笔投入
想去参观园区,官网上怎么找不到预约入口呢 🤔
《软件学报》在我们学校是A类期刊,能在这发论文的都是大神
看资料说每年立项课题很多,不知道普通硕士生能参与核心项目吗
能在这里读博也太幸福了吧,科研资源和导师配置都很顶尖
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有统计吗?想知道硕士生都去哪单位了
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位院士坐镇,这配置简直豪华!
四大研究部的分工好明确,这种体系化的科研模式真让人羡慕 😊
看了介绍才知道软件所已经有这么多年的历史了,发展得真快啊!
导师是中科院软件所毕业的,说他们论文要求非常严格,毕业压力挺大的
最近在关注他们的网络安全研究,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开放社会合作项目
网络安全领域确实需要更多的科研成果,可以考虑跟高校联合培养人才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氛围肯定很浓厚,能在这里工作简直是我的梦想
软件所为啥不搞个微信公众号啊,想了解最新研究成果都找不到渠道
是啊,现在都2023年了,公众号宣传渠道确实该加强了
这种国家级研究所招实习生吗?想去见见世面
之前参观过他们园区,科研环境真的很棒,而且就在中关村核心区
《软件学报》在计算机领域还是挺权威的,经常能在上面看到高质量的论文
从44万到10亿经费,这发展速度简直像坐火箭!老一辈科研人员太不容易了
想问下软件所的计算机专业考研竞争激烈吗?想报考但又有点担心
中科院软件所太强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可不是随便能拿的,给科研人员点赞👍
计算机领域第一的国自一,这含金量杠杠的!致敬科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