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黄发有教授、赵德发教授文章分别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文章导读
当代文学研究如何突破瓶颈?山东大学两位学者给出震撼答案!黄发有教授犀利指出当前文学史料研究的致命误区:褊狭化与浮泛化正阻碍学术发展。他提出破局三法:以文学为本拓展跨学科研究,用整体思维把握史料关联,借历史思维还原文学动态轨迹——这不仅是方法论革新,更是对当代文学评论的深度清创。而赵德发教授则从古诗"海立云垂"中掘出惊雷:当海洋意象承载历史重量,竟能化作《大海风》里惊心动魄的文学力量!两篇重磅论文同时被权威期刊《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见证文学研究的新突破。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文学院黄发有教授与赵德发教授撰写的文章分别被《新华文摘》2025年第14期转载。
黄发有教授论文《论中国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误区与进路》,原发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5年第2期,被《新华文摘》2025年第14期全文转载(起止页码:88-91)。该文聚焦于中国当代文学史料研究存在的两种误区:一是褊狭化,二是浮泛化。黄发有在论文中指出当代文学史料研究应该是深挖内部与拓展周边的有机结合:应当以文学为本,在聚焦中拓展跨学科研究;应当重视史料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整体思维中考察各种文学关系;应当通过史料挖掘与鉴别,对文学评论进行必要的清理与反思,以历史思维还原当代文学发展的动态轨迹。
赵德发教授文章《海立云垂暝望中》,原发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第7版,被《新华文摘》2025年第14期转载(页码:96)。赵德发在文章中指出,清末诗人易顺鼎的“湖天光景入空濛,海立云垂暝望中”中的“海立云垂”不仅是对壮丽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承载着历史的沉重。身为作家,赵德发教授常以海洋为灵感,试图在笔下写出它的气质与精神。所以在长篇小说《大海风》的开篇,赵德发教授便写下了“海立云垂、惊心动魄、汪洋恣肆”这样的词句,这不仅是他的创作准则,也是他对海洋的追求。
《新华文摘》作为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人民出版社主办、新华文摘杂志社编辑出版,是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权威期刊。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