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陆卓然助理教授在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上发表论文

文章导读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助理教授陆卓然与合作者宋阳波在2025年3月的《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发表论文“Network-based peer monitoring design”。研究探讨在社会网络结构中如何通过工作顺序和奖励设计,以最低成本激励代理人全力以赴。分析指出,当努力行为互补时,提高行为透明度有助降低激励成本,但需在网络结构间平衡透明度。论文提出了“总成本”与“稳定性”两项新指标,便于比较不同网络的最优设计。陆卓然为经济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契约理论、组织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与数字经济。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经济系助理教授陆卓然以唯一通讯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身份与合作者宋阳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于2025年3月在经济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上发表学术论文“Network-based peer monitoring design”,2025, Vol. 224,No. 105969。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陆卓然助理教授在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上发表论文

【论文摘要】

本文研究了一个团队激励设计问题:多个代理人处于一个外生给定的社会网络中,并共同参与一个项目;委托人通过设定工作分配顺序和在项目成功时给予每个代理人的奖励,寻求一种以最低成本激励所有代理人充分努力的机制。尽管委托人无法直接观测代理人的行为,但代理人之间可能对彼此的行为进行观测,该内部信息由外生的网络结构和内生的工作顺序共同决定。理论分析表明,在代理人的努力呈互补关系时,提高代理人行为的透明度可以降低激励成本,但其边际效应递减。因此,在无法同时提高所有代理人的行为透明度时,委托人需要在组织内部实现透明度的平衡。针对几种典型的网络拓扑结构,我们刻画了最优分配顺序的明确特性,并提出了“总成本”和“稳定性”两个新指标,使得委托人可对不同的网络结构进行统一的优劣排序。

【作者简介】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陆卓然助理教授在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上发表论文

陆卓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助理教授,2018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研究兴趣:契约理论、组织经济学、网络经济学、数字经济

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等国际顶级经济学期刊。

作者: 学科建设与科研办公室 供稿单位: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学术会议云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