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汪云霞教授在《文学评论》发表论文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上海交大汪云霞教授在《文学评论》2025年第1期发表论文《爱以成人 ——穆旦《诗八首》与奥古斯丁《忏悔录》的对话》。文章分析了穆旦《诗八首》与奥古斯丁《忏悔录》在人性与爱的表达上的互文关系。《诗八首》探索现代人爱欲与生存的悖论,强调爱的身体性和关系性;《忏悔录》则展现爱的神圣性和人的超越性。两者虽视角不同,但都确立爱在人类发展中的根本地位。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汪云霞教授在文学专业期刊《文学评论》(2025年第1期)上发表论文《爱以成人 ——穆旦《诗八首》与奥古斯丁《忏悔录》的对话》。

上海交大汪云霞教授在《文学评论》发表论文

【论文摘要】

论文提出穆旦是中国现代诗人中的翘楚,《诗八首》诉说了现代人的爱欲挣扎与生存悖论。奥古斯丁是古代圣徒,《忏悔录》书写了爱的升阶之歌与成人之道。《诗八首》与《忏悔录》中的人性之思与爱欲言说,相互映照,构成一种互文性的共生关系。《诗八首》在自然与文明之间揭示人的残缺性与未完成性,《忏悔录》则从神人关系上确立人的受造性与超越性;《诗八首》确立了爱的身体性、关系性与选择性等现代原则,《忏悔录》则在圣爱与欲爱之间揭示爱的可能性与神圣性。在穆旦那里,爱以成人,爱成为一种信仰;而对于奥古斯丁来说,爱以成人就是信以成人,信仰就是爱。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奠定了爱之于人的根本性地位。

【作者介绍】

上海交大汪云霞教授在《文学评论》发表论文

汪云霞,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专长: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作者: 人文学院 供稿单位: 文科建设处(智库中心、智慧人文社科中心)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