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研究团队证明大模型有望助力粒子加速器的自主调节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软件著作权申请198元全包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文章导读
当人工智能遇上粒子加速器——这个看似反差的组合,正在颠覆传统科学设备的调校方式!德国顶级科研团队首次证实:大语言模型竟能实现粒子加速器的半自动化调节。在尖端物理研究中,这些庞然大物的调校曾是人类工程师的专利,但最新《科学进展》研究揭示惊人体量——14种LLM中的最优解虽然仅达到人工算法50%的改进效果,却呈现出模型能力与调校精度的强相关性。更耐人寻味的是,这类通用型AI在特定场景下展现出远超预期的适配速度,暗示着随着大模型技术迭代,粒子加速器这个科学界最精密的"机械大脑",或将开启迈向智能时代的大门。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德国研究团队证明大模型有望助力粒子加速器的自主调节

11日,德国亥姆霍兹协会旗下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DESY提出使用大型语言模型(LLM)调节粒子加速器的优化方案。粒子加速器在物理发现、癌症研究和材料科学等关键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其调节主要依赖人工操作。为了通过自主调节方法提高效率,研究人员探究了当前最先进的LLM在粒子加速器调节任务中的潜力,在实验中对比了14种大模型和4种提示模板,并评估了基于LLM的方法与其他调节算法的性能差距。实验结果表明,性能最佳的LLM提示组合仅实现了平均约50%的归一化光束改进,远低于目前最先进的加速器调节算法并产生了较高的计算成本,但同时更强大的模型通常在加速器调节任务上表现更佳。研究团队指出,虽然目前LLM仍然无法替代最先进的加速器调优算法,但随着LLM领域的快速发展,未来有望加速将自主调节算法部署到日常粒子加速器操作中。相关研究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相关文章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