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提出新策略降解微塑料并制氢
文章导读
你是否想过,治理微塑料污染的同时还能生产清洁能源?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团队近日在《自然通讯》发表突破性成果:他们开发出一种串联催化技术(MPD-HER),利用单原子铁催化剂在中性条件下将难降解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几乎完全转化为C3-C20有机物,羧酸选择性高达64%。更惊人的是,降解产物在光照下还能持续产氢,速率可达42μmol/h,性能超越多数现有塑料重整方法。这项技术不仅高效、环保、可循环,还为解决塑料污染和绿氢生产两大难题提供了双赢方案,或将重塑我们应对环境危机的方式。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10月10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揭示了一种串联催化微塑料降解–析氢反应(MPD-HER)过程,可在中性pH条件下将微塑料降解成有机物,同时还能产生氢气。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微塑料污染是一个新兴的环境问题,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为了应对微塑料污染并推进生产绿氢,研究团队使用支持单原子铁催化剂的分层多孔碳氮化物(FeSA-hCN),发现了一种MPD-HER工艺。通过水热辅助的类芬顿反应,在中性pH值下实现了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近乎完全降解为C3-C20有机物,其中羧酸的选择性达64%,在效率、选择性、生态友好性和循环稳定性方面实现了突破。该系统通过降解不同水生环境中的各种日常使用塑料,展示了其多功能性。FeSA-hCN和塑料降解产物的混合物在光照下进一步实现了氢气析出量达42μmol/h,超越了大多数现有的塑料光重整方法。该研究成果不仅提供了一种可扩展且经济上可行的策略来应对塑料污染,而且有助于氢能经济发展,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倡议具有深远影响。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