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杂志》封面文章发表野骆驼种群稳定健康论文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野骆驼,这一极危物种的生存状况有了最新答案!在罗布泊这片“生命禁区”,科研团队历时20年追踪其种群变化,发现成幼比稳定在3:1,种群结构日趋健康。从2003年仅91峰到如今数量持续增长,是什么让它们逃过灭绝厄运?这项发表于《动物学杂志》封面的研究,不仅揭示了野骆驼种群稳定的秘密,更印证了我国荒漠生态保护的显著成效。保护行动如何改写濒危物种命运?数据背后藏着怎样的生态逻辑?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动物学杂志》封面文章发表野骆驼种群稳定健康论文

2024年10月,《动物学杂志》第5期封面文章发表了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和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完成的成果:利用成幼比分析近20年野骆驼种群结构变化,表明我国极度珍稀濒危物种野骆驼种群稳定健康。

野骆驼(Camelus ferus)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列为极危级物种。同时,野骆驼被列入我国“十四五”抢救性保护的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之一,是荒漠生态系统的代表物种和中亚地区的重要迁徙物种。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骆驼分布的集中区域,由于野骆驼生存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对其种群现状和动态的研究一直较为困难。

森环森保所自然保护地与生物多样性团队长期致力于野骆驼的研究和保护,于2021年-2022年采用样线法对保护区内野骆驼种群开展最新一轮调查,并比较了近20年野骆驼群体平均个体数量和种群成幼比,分析其种群结构变化。本次野外调查共记录野骆驼29群148峰,2010至2013年调查共记录野骆驼94群376峰,2003至2005年调查共记录野骆驼10群91峰。3个调查阶段,2峰及以上野骆驼群的平均个体数量无显著差异,10峰及以上野骆驼群的平均个体数量也无显著差异。选择野骆驼个体数量10峰及以上的野骆驼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与2010至2013年调查,野骆驼的成幼比均稳定在3︰1,2003至2005年野骆驼的成幼比为3.6︰1。从成幼比来看,近10年野骆驼种群结构基本稳定,较20年前野骆驼种群结构更趋于健康,此研究结论与当前保护区野骆驼种群数量增长的趋势相一致。本文对野骆驼种群结构变化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野骆驼的种群动态和保护成效,可为我国野骆驼的保护与种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程芸为第一作者,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薛亚东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文得到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No. 2021xjkk1200),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的资助。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