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毒性环境评估应更注重种群多代效应评价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应用风险控制创新团队首次揭示了大型溞在新烟碱类杀虫剂和三唑类杀菌剂环境相关浓度条件下长期联合暴露,从个体到种群水平跨代毒性效应及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有害物质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目前,农药在环境中对非靶标生物造成的毒性影响,通常按化合物有效成分单独进行评估,往往忽略混合物在环境相关浓度下的联合毒性效应。通常针对个体水平进行风险评价,缺乏对种群代际毒性效应影响的研究,可能导致对实际风险的低估。

该研究监测了全国10个省市区域470个农田水环境样本中农药污染赋存水平,发现新烟碱类和三唑类农药吡虫啉、噻虫啉、戊唑醇共有检出率超过50%。将大型溞分别暴露于单独和混合农药环境浓度下长达12代,发现在混合农药环境暴露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子代种群密度、内禀增长率、年龄结构、繁殖力均显著降低。利用组学等技术,阐明了混合农药暴露诱导大型溞子代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卵子发生畸形功能性障碍的致毒机制。该研究为农药在环境浓度条件下的生态风险识别提供理论依据,建议农药环境风险评估应从个体水平拓展至种群层面多代毒性效应评价。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 郭建英)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4.137023

农药毒性环境评估应更注重种群多代效应评价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