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钱军、黄鸿鑫团队发现埃博拉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新机制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通讯员张玉琦)4月13日,中山医学院钱军教授、黄鸿鑫助理教授团队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团队在《Autophagy》期刊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CXCR4在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EBOV)复制周期中的双重作用,为靶向CXCR4的新型抗EBOV治疗策略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的埃博拉病毒病(EVD)是一种烈性、出血性传染病。极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使EVD成为非洲地区乃至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威胁。截至目前,尚无任何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手段可以治愈EVD。据课题负责人介绍,一方面CXCR4可以通过与EBOV GP互作并促进EBOV进入靶细胞;另一方面CXCR4可以通过促进EBOV GP蛋白通过内质网自噬途径降解,从而降低其细胞毒性,进而增强EBOV的适应性。

此外,CXCR4靶向EBOV GP蛋白通过内质网自噬途径降解机制的阐明,将有助于揭示EBOV“劫持”细胞内的内体分选途径及自噬降解途径降低GP蛋白水平及细胞毒性,从而增强病毒适应性的新策略。

中山大学钱军、黄鸿鑫团队发现埃博拉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新机制

图注:CXCR4可与EBOV包膜糖蛋白(GP)相互作用,一方面可介导EBOV吸附和进入靶细胞;另一方面可介导具有细胞毒性的GP蛋白经内质网自噬途径降解,从而提高病毒适应性。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80/15548627.2025.2492877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